去年参加北电艺考,拿到录取,没进电影专业小圈。当时,我满脑子都是:要不要放弃高考?
在犹豫好久之后,我最终还是选择重来一年......
01
不给自己设限,
电影还是游戏,
我都可以
艺考结束后,我还是选择gap一年,重新来过。但国内太“卷”了,我不想在国内参加艺考了。我决定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会是我最好的选择吗?
我之前在国内艺考学的就是电影。但艺考结束后,我发现,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希望把对电影的热爱变成一份职业。
而且艺术类也不止电影一个专业可选。像我平常有点累了,或者说有点过度思考了,一般都会需要游戏来缓冲我的生活节奏,游戏也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再加上我是理科生,在潜意识里,我认为理科生的思维能够助力我在游戏上的发展。
重来一年留学的话,电影作为我比较熟悉的东西了,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但游戏并不一样,对我来说,它是我尚未涉足过的领域,也许会充满更多的未知可能。
02
电影知识如何助力游戏申请?
电影我之前经历过艺考,我对它有个很长的熟悉的过程。特别是高二,高三我基本是都在和电影作伴,这也是我之前生活的一个主旋律。
但游戏不是,他是在我高三毕业之后,才密集的把关注度投入到上面去。所以说它对我来说,现在是很有新鲜感的。
我还挺希望能够去尝试挖掘各种不一样的游戏,去体验不一样的“游戏人生”。
从电影转游戏也是比较快速的,很多时候是能感受到学过的电影知识对我的影响。无论是从项目灵感上还是画面美感上,都对我在游戏的创作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游戏作品灵感来源于看过的电视剧《不够善良的我们》
比如说我的一个游戏作品,它是一个比较注重于机制的游戏。但它原本的灵感就是来自于我曾经看过的一个台湾电视剧《不够善良的我们》。
电视剧主要讲两个女性,她们曾经是一个怎样互相羡慕的状态,但当离开相识的环境之后,他们的人生就没有交集了。但是在往后的人生里,他们经常会想,如果当时我变成他那样,我会怎么样?
在这个电视剧中,我更多的是感觉到一种命运的纠缠。因此,我就以这个为灵感,设计出一个镜像机制的游戏。
就是我就把它们抽象成两个小球,它们在一个镜像的两个世界里移动,彼此会互相影响,玩家要通过操纵这两个小球去让他们通关。
罗同学作品节选,未经允许不可转载使用
对游戏的画面美感要求更高
由于之前学过电影,因此,我对画面美感的需求会高一点,这恰好也会拉高我在做游戏时的画面美感设计水平。
就是在做游戏的介绍视频时,我会尽力会把它做得更有电影质感。这可能不是我的主观意愿,但就是在做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想把它做的有电影感一点。
甚至还会在其中加入一点专属于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让游戏的介绍视频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
当然,得益于我的高质感的追求,最后做出来的视频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罗同学作品节选,未经允许不可转载使用
03
学习上我不用担心
再小的软件问题,
老师也能帮我解决
在作品上面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在技术层面。
技术类软件我使用的不是很熟练,靠自己也没有办法解决,想尝试使用人工智能,但这类使用的也不熟练,无法很好的帮我解决难题。
所以说有的时候遇到一些卡的地方必须要请教老师,每次我会尽量的把问题都记下来,记得详细一点,下次去问老师,尽量跟老师线下上课的时候一次性把问题全都解决了。
临近DDL,贴图格式出了问题,但也许我还没“完”
当时面临着犹他大学差不多快到截止日期的时候,我的软件突然出了个大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有几个模型的贴图格式发生错误了,怎么贴都对应不上。
然后当时我特别着急,就跟我们老师联系,老师说他尝试帮我解决一下,这个事情比较麻烦的是我们老师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他一直在尝试找解决办法。
但介于这种问题很少遇见,老师自己没能第一时间找到解决办法,但老师没有放弃,而是去找对这个软件更擅长的其他老师来帮我解决这个格式问题。
没想到其他老师真的很上心,接到这个需求之后,也快速的帮我寻找解决办法,最后顺利的在截止前一天帮我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我也得以提交作品。
胡思乱想的小灵感,也能得到很好的反馈
不仅如此,我觉得斯芬克老师非常会引导。
有的时候我会有一些比较细微的不成体系的小灵感,老师会帮我把这个小灵感梳理成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实操,让它可以应用到游戏场景当中。
因为我看市面上的基本都是给一个图一个图的去引导玩家做一些动作,但其实它跟音乐没有太大的关系,音乐只起到一个bgm的作用。
我晚上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想到,如果音阶的高低或者说音色的不同可以作为一个提示,让玩家做出往下做出一些行为,进行一个闯关的提示,会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游戏机。
白天跟老师沟通的时候,说有没有可能去做一些跟音乐相关的。
我老师就给我提供一个具体实现的建议,让我更好地实现这个想法。
04
GAP一年,
我从无目标、“焦虑死了”
到目标明确,直接开干
我决定走艺术留学之后,跟我父母沟通过这件事。我爸还好沟通一些。我妈当时就觉得一个女孩子,高中生,没必要心气那么高,还非北电不上了。
她虽然不赞同,但还是比较了解我的性格和脾气,还是允许我自己安排。
父母带给我的压力相对没有那么大。但我自己给自己的压力非常大。这个压力在于我的生活失去节奏了。就不像上学,每天有课程安排。
GAP这一年,就是生活里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安排,感觉时间这个东西有时候在生活中有点消失了,我甚至有些时候会忘记今天是周几。
整个人对生活、对时间没有了具体的概念和节奏,长时间下来,会有一种空虚感。
再加上朋友都上学了,而我却还在备考,大家的节奏都不一样了。常常面临没有人说话聊天,也没有人分享生活中、学业上的苦闷,所有的情绪都要自己一个人慢慢消化。
但我想说的是,GAP一年,重新来过的这件事是每个选择重新来过的必经之路,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煎熬的过程,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自我克制力。
我们要学会克服自我内耗和焦虑的情绪,不要一直陷在情绪里,不仅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还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在GAP这一年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