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最新发布了《全球学生流动报告》,预测2030年国际学生人数将达到850万,并提出了未来国际教育的三大趋势!
01
国际学生人数将达到850万,英国最最最热门!
《全球学生流动报告》收集了来自全球191个国家/地区的70,000多名学生的反馈。
报告显示,全球学生对国际教育的需求依然强劲,预计未来十年增长率将保持在4%左右。到2030年,国际学生总数预计将达850万。
虽然受地缘政治、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全球学生的流动存在不确定性,但报告还是根据大量数据,预测了未来趋势,给留学生群体提供了很多参考。
英国将吸引最多留学生
随着英国恢复了留学工作权利,预计未来政策将更有利于留学生。因此,报告预测英国有可能在未来吸引最多的留学生群体。
GSF模型显示,到2030年,英国的留学生人数预计将从目前的70多万增加到90万左右。
同时,澳大利亚凭借邻近亚洲的地理优势、相对稳定的监管环境,对留学生群里同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中国香港和韩国正在大力投资国际化、校园设施和英语课程,预计未来留学生增速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各国留学人数增长率预测(部分)
就业成留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英国院校已经在行动了!
在学生决定学习目的地时,教学质量、大学声誉和生活方式等依旧是主要考虑因素。
但在过去五年间,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情况,日益成为留学群体关注的重点,近半数受访者将就业问题列为关注重点。
其实,很多院校已经开始为学生提供就业帮助,比如英国的伯明翰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联合宣布:两校与中国留学生求职平台——JOBS海归达成合作,为回国发展的中国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
这两所院校常年位列QS排名前100,艺术专业都有很强的实力,比如伯明翰大学的音乐是全英最牛的音乐系之一;格拉斯哥大学曾在泰晤士艺术与设计专业排名中位列全英第4,其电影电视研究、交互设计、城市规划等专业都是全英领先水平。
02
未来三大趋势
英、美、亚洲,谁最利好?
为应对影响全球学生流动的不确定性,报告勾勒出了2030年国际教育发展的三种可能路径——规范区域主义、混合型多校制和人才竞赛反弹。
规范区域主义
亚洲留学将爆火
规范区域主义是指国际教育向区域化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在距离较近的地域,选择高质量学校,这样既缩短了留学距离,也可以减轻经济负担。
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亚洲留学势必会爆火。而亚洲国家/地区也已经在为承接更多留学生群体做准备。
比如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自2026年起,将正式放宽日本大学对本科留学生的招生名额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校把“定员超额上限”从105%提到到110%,相当于整体可扩招5%;
中国香港政府早就明确规划提升非本地生限额,港八大已率先将非本地生招生比例从原来的20%上调至40%,香港大学还将在未来继续释放2000+本科阶段新增名额。
混合型多校制
1+2国际项目越来越成熟
混合型多校制构想了一个未来,即多地点的国际教育,融合在线、本地和全球学习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在其本国或地区完成学位的一部分后,再到海外完成剩余学习。
英国很多大学已经推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提赛德大学、考文垂大学就联合斯芬克打造了1+2国际本科项目。
学生在斯芬克全日制学院学习1年,完成语言课程、通识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后,直录提赛德大学游戏、动画,考文垂大学平面、数媒、时尚等王牌专业大二课程,在英国就读2年后获海外院校学士学位文凭,学位可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认证。
人才竞赛反弹
美国进一步放宽留学生就业
为应对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和人口压力,国际教育将重新成为吸引全球人才的核心机制!
报告预测:到203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将积极实施政策调整,着力填补人工智能、网络与量子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疗及能源农业创新等领域的技能缺口。
事实是,美国已经在放宽留学生就业问题了,比如最近美国众议院正式提交了《尊严法案》,法案规定在美国获得STEM或者医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的国际学生,将被默认认定为具备O-1签证申请资格,这几乎是直接送绿卡呀!
而美国很多STEM专业都适用于艺术留学申请,比如康奈尔大学的设计技术、纽约大学的虚拟制作、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设计技术、东北大学的数字媒体等等。
虽然当下留学环境存在不定因素,但整体增长趋势不会改变。随着各国对国际教育的重视和政策的调整,留学生将面临更多机遇和选择。
无论是亚洲留学的兴起,还是混合型多校制的成熟,抑或是人才竞赛的加剧,都为未来的国际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留学将不再仅仅是一种教育经历,更是一种全球视野和竞争力的培养,为学生开启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