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描述去年6月份的我呢?
是该说以将近600的分数与梦校擦肩而过,还是说我心气太高,无法接受失败所带来的后果。
一时之间,看着未被该校录取的字样,我陷入了迷茫......
01
将近600分,
是否属于一个成功的高考成绩?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在重点院校和重点班的我来说,我可以说是从小都活在老师和父母的夸奖中,甚至可以说是“别人家的孩子”。
不到600分的高考成绩已经算是我发挥失常了。但我想着应该能拿到211院校的录取吧。
但我怎么也没想到在身边人绝大多数的人都拿到了985院校的录取时,而我却连最想去211(中传)的录取都没拿到。
没拿到录取的那一刻,我天都塌了
看着同学朋友陆陆续续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是我与他们之间的“鸿沟”,我被我同龄人甩开一大截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我已经被他们远远抛在身后了。
我甚至都想过自暴自弃,要不就这样算了吧?
是放弃还是复读?我都不想选!
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要重新在读一年“高四”,也不确定就算真的要重读一年,我的成绩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我开始思考新的求学途径。
留学,就这样进入到我的视野。
02
如何让留学之路更保险?
我本来成绩就不错,因此最开始留学是想申请传统学科,但又害怕传统专业申请难度大,面临再次落榜的情况。
我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想再增加一条路径,让录取更保险一些。
除了高考和传统学科留学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路径可以选择。
那就这样吧,“死马当活马医”!
在我苦寻出路之际,了解到了艺术留学。资料上显示它作为留学赛道中比较小众的路径,竞争压力会小一些。
但我之前没有学过任何艺术课程,而且我对艺术生的认知并不是很好。
在我的传统认知里,一般都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才需要走艺术,可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差一点的学生。
我不确定要不要选这条路。
但如果不选它,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那就“死马当活马医”吧,有学上总比没学上强。
多次被艺术留学机构拒之门外,我真的要完蛋了!
确定了艺术留学和传统留学两条路线之后,我开始寻找艺术留学机构。
三番两次叩响艺术留学机构的大门,跟老师聊基本情况,聊自己想申的院校,最后在一次又一次收到他们的拒绝。
我原以为最好走的一条路,结果却是拒绝我最快的一个。他们的拒信,无疑“雪上加霜”。
再次走投无路之下,我不抱什么希望的来到了斯芬克。
但没想到,老师听完我的描述之后,又说出了那一句我进来常常听到的一句话:“确实有点困难”。
眼前的光彻底碎了,但紧接着,我又听见老师说的:“但可以努力冲一把!”
听到后半句话的那一刻,我的失望正在被斯芬克的老师一点点的拼接起来,他们为我重新建立了希望之路。
但,他们真的能行吗?
在后续跟老师的沟通中,老师根据我的情况确定了两条升学路径。
第一个选择就是学艺术类相关专业。老师推荐了很多新兴的艺术类专业,这些专业都可以是艺术+技术的结合。最终,我选择了数字媒体方向。
第二条路就是利用艺术特长申请传统专业。老师跟我说,我不仅可以选择申请数媒专业,还可以利用我做的数媒的艺术作品去申请我比较感兴趣的人工智能专业,展示自己多元化技术层面上的发展,这也为我开启了新的大门。
我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行,但,一起试一把吧!
03
“开局一片荒野地”
原以为艺术就是随意涂涂画画的东西,再加上一些概念性的理解就可以了,却没想到项目刚开头我就卡、卡、卡住了。
在项目连五分之一都到不了的时候,我卡了整整一周的时间。
0基础做项目,好难啊!
项目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对我来讲十分困难。
我之前没有任何的艺术学习,而做作品集也就意味着我要在一片“荒芜”之地,平地盖高楼。
不仅如此,在雕琢项目的时候,中间还要反复经历很多繁琐的过程,每次都能让我“痛不欲生”。
尤其是我当时VR项目—虚拟展览的时候,我要在展览场景里面加展品,很多东西就凭感觉就添加。
当老师问我:为什么展品要摆放在这里?这个展品本身有什么意义?能给观众带来什么什么思考?等问题时,我瞬间无从下手。
老师就在一点一点地带着我去思考布局的过程,让我学会带入观众的视角去思考,在跟指导老师反复沟通确认的过程,也让我真正找到自己的做这个展览的意义。
黄同学作品,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从0-1,配色也得手把手教
还有,我在做手机APP的时候,想做一个音乐分享平台,但我自己没啥灵感,就会找斯芬克之前的学长学姐,看他们的作品找找灵感。
遇到问题的时候,我还尝试发挥自己的的理科思维找找解决办法,最后发现怎么都没有办法解决,还越弄越糟糕。
甚至在最基础的配色上面,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颜色更合适,我试了几个颜色看上去都很奇怪。
老师得知我的难题之后,看了之后,非常快速的指出了我的问题,色调用的太直男审美了。让我不要用那种花里胡哨的颜色,那样比较容易喧宾夺主。
比较建议我尝试用一下类似青柠,甚至是比青柠更淡一点的颜色,在刚打开的那一瞬间,视觉效果上会很舒服,而且哪怕是看得再久,也不会太疲劳。
黄同学作品,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当然,在软件技术上,老师也都对进行了很多帮助!我常常感慨于自己是何其有幸,能够被老师托举起来,让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04
努力总会有回报
港理工,我来了
最后在斯芬克老师的指导下,顺利的完成了提交。而且,在我拿到港大和港理工的面试邀请时,我真的激动坏了!没想到,除了港理工之外,我竟然还能拿到港大的面邀!
在正式面试前,斯芬克老师还帮我进行了多次模拟面试,让我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更快的适应面试节奏。
在面试时,我还跟招生官介绍了自己的艺术作品,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没想到竟然最后成功拿到了港理工的人工智能的Offer。
人生,可以说真的很奇妙。从最开始被机构拒绝,没有自信,到如今拿到Offer。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人的命运会在哪一刻发生变化,但只要不放弃努力,就一定会出现转机!
那就在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