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申请季,斯芬克林同学修士“双合格”,不仅拿到东京五美之一武藏野美术大学造形构想专业修士offer,还成功斩获女生首选的私立美大女子美术大学交互设计专业修士offer!
众所周知,日本的申请流程与英美申请有着显著的差异。那么,林同学是如何精心准备、顺利获得两所顶尖院校offer的呢?她在申请过程中做了哪些关键准备?
01
为什么选择去日本学设计?
最开始我了解了各个国家艺术留学申请,发现英美对英语成绩的要求很高,对我来说压力很大。后来了解到了日本留学,觉得日本的设计教育真的蛮不错的,而且学日语对我来说相对会简单很多。
加上我一直对日本文化很感兴趣,多重因素的吸引让我最终决定:转战日本!
在深入了解日本美大的教育风格后,我发现他们的交互设计类专业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产学结合”。
不是让学生只艺术性的去发散想象力,或者做一些完全不可以实现的设计,日本的设计教育更注重设计与现实问题的结合,强调设计的落地性和实用性,更贴近真实世界的需求。
结果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拿到了“东京五美”中武藏野美术大学和女子美术大学双合格,最终也决定选择了武藏野美术大学的造形构想学科。
这个学科的本质更接近服务设计,它从日常生活出发,聚焦于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一手调研数据展开研究。
这种设计理念跟我非常契合,同时,我对心理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兴趣也在这个学科中找到了共鸣。
可以说,武藏美的造形构想不仅满足了我对设计的追求,也让我找到了真正热爱的方向。
02
作品集/研究计划书,
都包含哪些方面?
我的作品集包含了两组不同方向的研究,分别帮助我获得了武藏野美术大学和女子美术大学的录取。
研究计划一
关于多语儿童语义混乱的缓解装置
这个研究方向围绕多语儿童的语言发展问题展开,结合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我从生活场景出发,设计了两个项目。
林同学作品展示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第一个项目是儿童烫伤预防与急救系统。新手父母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或疏忽,导致孩子接触到热源而烫伤。我设计了一套急救卡片,帮助家长在孩子烫伤后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避免二次伤害。
针对儿童端,我也设计了一组带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报警装置的“鬼怪贴纸”,可以贴在热源附近。这些贴纸看起来有些“吓人”,让儿童主动远离危险区域。设计不仅实用,还充满了趣味性。
林同学作品展示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第二个项目是DCD儿童发展性协调障碍的预防装置,是一个服务设计项目。
针对3到5岁儿童的强烈依附需求,我设计了一个类似挂件的小机器人互动装置,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还能在玩耍中潜移默化地改善他们的协调能力。
林同学作品展示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研究计划二
关于日本“水引”文化的可视化
在这个研究方向中,我采用了类似的技术支持方式——通过Open CV去识别某样物体并呈现图像,设计了两个有技术关联的项目。
林同学作品展示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第一个项目是基于人们会因为忘记食品保质期而导致浪费,甚至误食过期食品。所以我设计了一款APP,可以实时监控食品的保质期,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可视化食品的腐败程度,从而减少浪费和保障食品安全问题。
林同学作品展示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第二个项目是表情暴力可视化装置。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无意识地对他人造成“表情暴力”,但他们自己却毫无察觉。
我设计了一个基于面部识别技术的投影装置。用户通过摄像头捕捉表情,装置会将表情数据传输到投影仪中。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客观观察自己的表情,从而更好地调整情绪表达。
林同学作品展示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这两组研究不仅展现了我的设计能力,更体现了我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完美契合日本美大的招生偏好,也帮我赢得了录取。
03
拿下“五美”双合格,
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我觉得备考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自己的努力、心态上的调整、外部的支持以及正确的备考策略,等等。
日本的设计教育,尤其是情报、服务设计方向,与国内有很大的区别。
在准备作品的过程中,斯芬克的老师会帮我理清日本设计的核心逻辑,还纠正了我的一些思维偏差,让我能够更好地适应日本院校的要求。
还有制作项目中,老师也在技术层面上提供了帮助。如果遇到某些很难实现的技术,老师会教我如何实现、如何学习,帮我推荐实用的网站和资源。
比如在我关于水引的研究中,要识别水引有两种方式,一种需要用到非常复杂的跨专业知识,其实对于设计出身的学生来说,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
另一种方法就是把难度降低,通过其他形式传达出一样的效果,这个引导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就非常重要。
林同学作品展示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还有一个我觉得帮助很大的,就是斯芬克的小论文对策课。
日本考学中的论文笔试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老师会帮我进行模拟考,帮我改格式框架、指出存在的问题。
而在女子美和武藏美的正式考试中,题目和斯芬克老师预测的方向是一模一样的,这也说明有专业老师辅助的重要性~
林同学作品展示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早规划!我的备考时间非常紧张,整个过程很赶,压力也很大。
早点开始准备,把时间线拉长,这样不仅能更从容地完成作品集和研究计划书,也能有更多时间调整心态和查漏补缺。
希望我的经验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也祝愿每一位考学的同学都能顺利拿到心仪的录取!让我们一起为了梦想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