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山西五线小城,从普通家庭到意大利留学,现为多年连续创业人。我自称“野孩子”,信奉野蛮生长,无所畏惧。
01
在国内一直被质疑,
到了马兰戈尼,我时常有一种“优越感”
我本科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从大一起,我就陆续尝试各类兼职和创业项目。
进入大二,我开始认真思考未来:是出国深造、留校任教、加入团队积累经验,还是继续创业?
到了大四做毕业设计时,我在专业方向上遇到不少分歧。尽管获得很多鼓励,但质疑的声音更多,这让我一度陷入迷茫。但我始终没有怀疑自己,反而更坚定地选择留学——我希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亲身验证自己是否适合服装设计,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相信不少同学都经历过类似阶段:面对质疑与多重选择,容易迷失方向。我的建议是,尽早开始规划,聆听内心的声音,明确自己的定位,不要被外界评价裹挟。
我从大二开始学语言、参加专业比赛;大三担任学生会主席活跃于各类校园活动,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同时准备作品集;大四时自主申请海外院校,全力争取奖学金。正因为较早尝试和探索,我才一步步清晰方向,踏实走向每一个目标。
意大利留学,为什么不选米兰?
在选择马兰戈尼学院时,我并未跟随主流前往米兰校区,而是选择了佛罗伦萨。
对我而言,米兰如同上海的繁华与商业,而佛罗伦萨则更像成都,充满文化底蕴与艺术氛围。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这里艺术家云集,让我能更好地将时尚与艺术融合。
出于家庭经济条件的考虑,佛罗伦萨新校区提供更多获得全额奖学金的机会,这大大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也让我能更专注于学业。
相较于竞争激烈的米兰,我更倾向于在新环境中探索小众领域。佛罗伦萨校区虽低调,却拥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我曾所在的班级全球仅招4人,甚至常有1V1,1V2指导的机会,这种沉浸式学习体验实属难得。
马兰戈尼不培养艺术家!
马兰戈尼的课程安排和国内很不一样,我们并不是每天都有密集的排课。但这绝不意味着课程轻松或“水分大”——相反,这里的考核标准非常严格。
如果你来到马兰戈尼,就会经常看到同学们熬夜学习、通宵赶作业。这里的压力不小,但收获也更实在。
作为全球与意大利顶尖的时尚学府,马兰戈尼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商业实践能力,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实习机会。
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保持紧密合作,许多教师本身就在业界担任重要职位。例如我当时的老师便是Fendi的总监,这种资源让我们多了一份“优越感”——我们不仅常有机会接触品牌创始人,参观工作室,甚至还会直接向总监或创始人进行提案。
正因如此,马兰戈尼的教育目标非常清晰:要培养的是能够迅速进入企业担当设计角色的成熟人才,而不仅仅是纯粹的艺术家。
02
名校毕业后,在杭州做档口批发?
上学时,我只想如何成为一名设计师;毕业后,却要面对选择公司、城市,甚至决定打工还是创业的现实。
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
早在大三期间,我就开始接触童装设计兼职。我原本计划在公司工作两年半后开始创业。硕士毕业后,我直接选择加入杭州四季青的一家档口服装店,从一名“高门槛”海归,转变为基层的批量羽绒服设计师。
在我看来,国内服装行业呈金字塔结构:最底层是批发档口品牌,数量最多;往上依次是百货连锁品牌或集团快消品牌;再则是定价更高、多为海归创立的独立设计师品牌;顶端则是奢侈品牌。
我用两年半时间,以设计师的身份体验了各个层级的品牌类型:从童装设计起步,之后做过档口羽绒服设计师、时尚集团单品设计师,最后在上海的原创设计师品牌担任全品类设计师。
创立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2021年,在深入了解行业后,我与朋友共同创立了一家时尚定制工作室及淘系品牌。次年,我正式推出个人品牌——Hahhhsis。
尽管2022年仍处于疫情时期,整个服装行业充满挑战,但我依然选择在这一年创立自己的品牌。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当时我已担任马兰戈尼校友会会长,无论在身份还是能力上,都具备了创业的基础。
最初创立品牌的想法很简单:希望能做出优秀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我的设计风格。但随着品牌逐渐成长,我意识到创造力和商业性必须并存,而如何将产品卖出去才是关键。因此,我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在品牌的商业运营上。
我始终认为品牌宣传至关重要。借助积累的人脉与资源,我积极争取各类曝光机会——一年内,我的品牌参与了七八场时装秀;与此同时,我也注重与造型师、杂志和时尚媒体建立合作,通过借衣、销售等方式扩大影响力;此外,还参与了媒体采访、艺人合作和博主推广等多种形式的传播
03
白手起家,马兰戈尼送给我的品牌创业第一桶金
除了自创品牌,我还运营着一家定制工作室——A22 OFFICIAL。
它的成立离不开母校的支持。从大学摆地摊、开店,到硕士期间做买手和导师,我一直没有停止尝试。回国初期虽缺乏行业积累,但通过马兰戈尼校方的推荐,我获得了华住会、马爹利等品牌的项目合作机会,不仅快速成长为专业“乙方”,还积累了超20万元的订单,工作室由此起步。
我想分享的是,无论你毕业于哪所院校,都要学会善用学校的资源,主动与学校及校友建立联系。这些积累,往往能为你打开更多机会的大门。
1000个校友=1000个人脉
作为马兰戈尼(中国区)校友会会长,我深切体会到母校不仅在学业阶段给予支持,更通过校友网络为我们持续赋能。目前国内校友已近千人,我们组建了西南、江浙等多个区域群组,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其中包括金顶奖得主毛宝宝学长等杰出校友。
校友圈覆盖时尚、品牌、造型、室内设计及多媒体等多领域资源。大家始终保持紧密交流与协作,充分释放资源能量。例如近期在上海,我们便与某奢侈品牌成功举办深度互动,使校友能够直接走进品牌内部,与总监级负责人开展对话与合作。
我的人生轨迹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上学 → 出国深造 → 回国工作 → 自主创业。但最初的我,也同样迷茫,是从零开始一步步摸索过来的。
因此,我想建议年轻的你:趁现在还有机会,大胆尝试,不要害怕犯错。若遭遇否定或质疑,记得先给自己一些鼓励。在持续积累的过程中,你会悄然成长,蜕变成更强大的自己。
请务必勇敢一些,不要被别人的眼光所定义;努力发光,而非等待 被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