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香港大学公布了2024-2025新生入学人数。
在2024年秋季学期,港大新入学学生总计19,005名,较2023年的16,794名新生来讲,增长 13.2%。
香港大学招生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趋势,其国际化学术影响力也在显著提升。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数据情况~
01
香港大学入学人数变化
从公布的情况来看:
港大在2024/2025统计的本科生总计4860名,其中非本地生占比33.9%;
研究生新生总数达到14,145名,占全部新生总数的76.4%,从数据可以得到研究生教育在港大的主导地位。
其中修课式研究生共计12969人,其中非本地生占比已达76.4%;研究式研究生共计1176人,非本地生占比88.8%;
在香港大学2024/2025入学的新生中,非本地新生占比大幅增长,相较于2023年的60.7%跃升至66.3%。
港大的所有在籍学生中的非本地生占比已经达到52.9%。其中,内地学生在港大非本地学生群体中占比86.3%,占居主要地位。
内地本科生就读人数连续四年增长
从2021-22学年至2024-25学年,香港大学中国内地本科生就读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分别为2487人、2887人、3180人、3677人,四年间人数稳步增长。
港大23/24毕业生就业人群占比较多
在毕业后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升学,港大的学生都能够拥有较好的选择权。尤其是大家常常关心的就业方面,港大毕业生更是拥有多样化的选择。
24/25学年还未结束,港大的应届毕业生去向目前还没有出结果。
但根据23/24学年官方数据显示:
在2023-2024学年香港大学本科毕业生中,72.6%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22.3%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剩下的5.1%则探索了其他发展方向。研究生毕业就业人群占比均已超过本科生,最高达到90.4%。
02
中国香港政策青睐
上学/就业优势明显
从港大最新的官方数据中可以得出,内地生去香港上学的人数越来越多。
内地生选择去香港升学,无非就是报考人数增加、分数线增长、院校报录比悬殊等常见的因素。
高考/考研人数逐渐增加,艺术类考生竞争更显激烈
在国内升学无论是升本还是升研,都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2024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达到1342万人,艺术类名校报录比悬殊。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报录比达到了20:1,录取率仅为4.93%。
图源于中央美术学院官网
纵观2015-2023 年,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从 165 万增至 474 万人,其中艺术生报录比仍处于相对较低的区间。例如,清华美院、西安美院、湖北美院等知名院校招生名额基本都为个位数,竞争十分激烈。
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去香港留学?
选择去中国香港升学主要得益于两大优势:一、升学赛道优势更明显,二、就业政策更友好。
中国香港升学赛道优势明显
去香港学艺术具有几个十分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在国内比不上的。
首先,香港院校排名高,录取几率更大;
香港大学在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TOP17,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TOP35;香港中文大学在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TOP36,2024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TOP44,其他几个院校排名在国际上同样具有优势。
QS世界大学中国香港院校排名
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中国香港院校排名
尤其是想冲国内清北但胜算率不高的同学,不妨考虑一下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这两所院校的实力基本上对等的是中国内地的北大清华。但走申请赛道录取几率会更大一些。
其次,专业选择多;
有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视觉传达、服装与纺织品设计、纯艺等传统艺术专业选择,还有IDT、智能系统设计、集成系统与设计、交互设计等新兴艺术专业选择。
第三,教育氛围多元化,更具有国际视野;
香港集结多所在四大排名前100的顶尖高校,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部分专业采用全英文授课,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视野和优良的语言学习环境。
而且还与英美等国开设有联合办学的课程,比如港大和加州伯克利联合开设的创新设计与技术工程MSC的双学位本科课程。
第四,最重要的是院校扩招明显,更容易上岸;
中国香港地区政府为了进一步促进人才的流入和培养,满足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提高非本地生的招生比例,要求在24/25学年将其提升至40%。中国香港不少院校都在逐步提升非本地生比例。
就业政策更友好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里,香港将面临18万人的人才缺口,而招收更多的非本地人才,成了当下最好的选择。
因此,香港《施政报告》中格外重视“抢人”政策的颁布,比如:
· 扩大 “高才通计划” 合资格大学名单,新增4所海外艺术设计院校,吸引更多艺术类人才赴港就业;
· 允许香港本地大学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循「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申请IANG签证来港就业,有关安排为期两年;
· 延长 “高才通计划” A类申请首个签证年期,由原来的24个月延长至三年;
· 优化“优才计划”的“综合计分制”评审准则及安排;
· 通过奖学金等吸引境外学生来港深造,打造 「留学香港」品牌等。
03
香港升学
不止港大
除港大之外,还有与港大并称为“港八大”的港中文、港科技、港理工、港城市、港浸会、港教育、岭南大学这7所院校。
开设更多新兴专业,促进市场发展
尤其是香港院校在近些年更加注重“艺术+科技”的发展,开设了不少具有蓝海市场的新专业和院系。比如:
香港大学新开设的全球仅招收20人的 全球创意产业专业(Global Creative Industries)。该专业是一门商业+人文+艺术的跨学科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全球创意经济环境中发挥价值的关键人才。
主要有四大研究方向:01、电影与媒体,02、游戏与数字人文,03、视觉艺术、遗产与博物馆研究,04、音乐与表演艺术
还有港大新开设的 #数字城市管理(Master of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专业。
该专业是奖港大的强势学科建筑与当下热门人工智能相结合,带有一定的跨学科性质,对于传统学习城市规划或者城市设计的同学以及计算机的同学,以及有可持续或者社科背景的同学来说同样存在不小的新录取机会。
以及港大25Fall新增了一个#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School of Computing and Data Science)。
重点培养学生在当前科技时代的实用技能,还计划推出「AI+X」的双学位课程。
香港城市大学新增计算学院(College of Computing)!致力于促进跨学科研究、吸引顶尖人才、鼓励探索前沿技术;香港科技大学工程学院2025秋季新增人工智能理学硕士项目(MSc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这些专业十分适合想要申请艺术+科技、STEM相关专业的同学。
当然,香港地区新增的蓝海专业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新兴的蓝海专业,想了解更多专业,添加下方斯芬克老师,获取专业详情。
想要斩获香港院校并不是十分容易,但还是有小秘诀可以成功助力:
本科申请TIPs
- 语言成绩早做准备(尽早学习/尽早出分/减轻后续学习负担)
- 高中院校背景(学校过往录取率/学校知名度等)
- 实际学术竞争较为激烈(申请要求较为宽松,实际录取案例学术背景较为顶尖
- 口语&听力好的申请者在面试环节更占优势(英语思维表达的培养)
- 作品集逻辑/深度思考(考察申请者思辨力)
- 提前规划/早日递交
硕士申请TIPs
- 语言成绩早日出分(更偏好语言成绩高的学生)
- 本科院校背景(知名海本/985>211>双非一本>其他双非)
- GPA数值(学术背景审查更偏好GPA高的学生)
- 口语&听力好的申请者在面试环节更占优势(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 相关工作/实习经历(部分专业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
- 提前规划/早日递交
在扩招政策下,录取人数在增加,但同样的,申请人数也激增,而且港校扩招并不等于降低申请难度。想要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