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级的时候,我有段时间特别内耗,我很想去康奈尔,但成绩又不够好,就疯狂看康奈尔的资料,直到我发现学校一直在强调他们希望学生做自己。
“做自己”是我申请康奈尔的切入点,也贯穿了整个申请流程,包括早申被defer之后。
01
本科建筑专业,怎么选?
我从小读的国际学校,很早就有留学打算,大概9年级的时候确定要申请建筑方向。
虽然还没明确要申哪些学校,但这时候我就知道康奈尔的建筑很强。而且我想读5年制的建筑专业,想本科学的更多、更扎实一些。
一开始我想读景观的,但是综合考虑了一下,本科就读景观的话太局限了,还是想多接触一些不同的课程,所以最终选了综大里的建筑学、建筑设计这样的专业,还有机会选修建筑以外的课程。
我的申请时间线
9年级:确定申请建筑专业;
10年级:来到斯芬克学习,开始创作观察绘画和基础的作品集辅导;
11年级:开始冲刺作品集,考SAT。
24年11月1日:开始递交申请。
递交早申后:我已经累到不行了,但还是坚持做了一个项目,希望给后续的常规申请多一些保障。
我准备的算是比较早的,但是高二那一年还是很紧张。
02
用多媒介材料,介绍我自己
我的作品集、文书材料里没有讨好任何一个院校的喜好,没有刻意展现我在空间、模型搭建方面的能力,只是通过空间介绍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杨同学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竹条、PVC、瓦楞纸
一切都可以是创作的材料
我一共做了五个项目,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观察到的生活出发,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多媒介材料介绍我自己。
比如我很喜欢植物,喜欢大自然,我的项目二就把自己拥有的品质和我从大自然吸取的能量结合在一起。用编织竹条来创作了一个螺旋上升的空间,用竹条的韧性和毅力表达自己。
项目四是我去牛津参观的时候看了自然博物馆,对里面的恐龙骨骼非常感兴趣,希望用空间的形式呈现出来。
我用几何化的方式分析恐龙骨骼,再用灰色PVC材质模仿地下考古场景,复刻考古挖掘现场。我还在里面加入了地形地势图,复刻了一个凹陷的地势。
杨同学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项目五则是用不规则的瓦楞纸搭建空间。
海外教授Critique,优化作品集细节
我还参加了斯芬克的海外教授Critique,教授会以线上形式看作品集,给出书面建议,提出了很多细节化的修改意见。
比如教授认为我的作品媒介可以再多样化一些,观察绘画部分可以筛选一下,减少重复性的速写、黑白线条的作品,让作品集更具丰富性。包括排版上,教授建议减少图片,把最精华的部分放大。根据这些细节的反馈,我对作品集排版进行了优化提升。
03
罗德岛夏校
一个活动两项产出
我的第五个项目是在斯芬克罗德岛建筑夏校产出的,因为罗德岛的建筑本科同样是5年制,专业实力很强,所以夏校教授讲的一些思维对我帮助很大,我的绘图技术也有了很大提升。
在教授辅导下,我做了一个人体姿势的研究,包括研所人体和空间尺度的关系,人体动作的韵律感等等。这个选题和我的第一个项目的芭蕾舞有点像,但做到这个阶段,我的创作思路和表达都更成熟了,也使用了更有创意的瓦楞纸材质。
观察绘画,和作品集/文书高度统一
申请美国本科,很多院校都希望申请人放一些观察绘画,这也是我最早开始准备的内容。
因为我很喜欢植物,就画了很多植物、风景,还有我自己搭建的模型、自画像,这些内容和我的作品集、文书都是高度统一的。
罗德岛夏校对我的观察绘画帮助特别大,因为罗德岛本身对这方面的要求很严格,我在夏校产出的很多观察绘画,都直接放进了作品集了。
在观察绘画里,我也尝试了不同媒介,除了写实素描,还有丙烯、彩铅等。
杨同学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04
Defer之后
我的“补救”工作
虽然准备了很长时间,但康奈尔的早申还是被Defer了。
我的心态一直很好,但还是有一些不甘心,就想再做一个项目提交一下。而且这个阶段我的在校成绩也提升了,IB达到了44/45。
我的补充项目也是围绕自己喜欢的自然展开,依旧没有去刻意迎合院校喜好,只是加强了作品和书文书内容的关联。
我觉得申请中最重要的点就是自身定位的统一,我的作品、文书和过往经历是三位一体的,有非常强的逻辑关联,彼此印证,凸显我真正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杨同学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增加项目的切入点是石林地貌孕育出不同的植物和动物,打造出一个独特的生态位。和主文书提到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合作关联,和生态位之间的联系”相呼应。
制作材料使用了木棍、丝瓜经这样贴近自然的材料,模拟石林生态和集合式的社区。
05
除了作品集,这些内容也很重要
除了作品集、文书的筹备,申请还需要提交了一个小视频,我还参加了约翰洛克写作竞赛、举办个人展览,对申请有很大的帮助。
3分钟申请小视频
康奈尔建筑专业的申请,需要提交一个3分钟的小视频,用小视频代替了以往的面试环节。视频里需要进行自我介绍,以及你在社区中做过哪些有影响力的活动。
这部分我没有特别去准备一篇稿子,因为项目都是自己做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就可以。但是我把竹编藤条项目拿在手上进行了展示,给招生官进行360°的展示,更直观的呈现自己的亮点内容。
约翰洛克写作竞赛
康奈尔建筑专业很看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约翰洛克写作竞赛就是通过写议论文、分析文帮助学生理清逻辑。刚好我也想增加一下自己竞赛方面的成绩,这个竞赛含金量有很高,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这个竞赛还是挺有难度的,因为参加的人太多了,我还需要同时准备校内论文、参加考试、筹备申请,抽出来写这篇论文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太充足,还好有斯芬克老师的辅导,让进程顺利开展。
我写的是哥特式建筑和历史人文的关联,算是一个有差异化的选题,又可以和自己申请的专业相结合,这篇论文写了好几个月,最终拿到了Merit(国际),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个人展览,展现社区影响力
我在斯芬克学习了AP课程,虽然最后没参加AP大考,但产出了不少艺术项目,我用这些作品举办了个展。
作品围绕环境保护主题,凸显我对社区的关注,与我的作品集、文书相统一,同时也丰富了个人活动背景。
杨同学个人展览
我对大学的建筑学习是挺充满期待的,到了大学就可以跟同学一起交流大家的作品内容,接受专业教育,很期待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