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简称:ACCD)有着美国最高毕业生薪水艺术设计院校的美称,还在 “全世界最好的30所设计学校”高居第一 。
同时在越来越多企业和学校开始认为设计和商业必须两手抓,缺一不可时,ACCD的产品设计课程早就实现了“设计+商业”两者的强强联合。
在25申请季早申,斯芬克宋同学就拿到了ACCD产品设计的offer,今天我们就邀请她为大家带来申请经验分享~
01
我为什么选择ACCD?
作为一个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05后,深受科技影响和对艺术充满兴趣的我决定艺术留学。
之后,我也十分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要贴近生活,给人们很多的帮助,而且也要具有发展前景。在这种因素之下,我锁定了产品设计专业。
确定专业我觉得只是漫长学习的第一步,在一边学习产品设计相关知识的同时,我还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
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我更喜欢创造性,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这个时候,ACCD进入了我的视野。
ACCD产品设计的特点
首先,ACCD在美国艺术类院校里可以堪称是TOP 级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又是ACCD的王牌专业,可以说它拥有世界级的顶尖师资力量和设施资源。
不论是图书馆,还是工作室,都十分丰富,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类想学产品设计的学生来说,能提供一个非常完善的工作环境的技术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再加上它的专业倾向于实践性和多元维度的探索。产品设计既强调“设计”一面来改善生活,也强调“商业”一面,培养学生的商业洞察力与商业思维方式。跨学科的交叉学习,能够将不同艺术设计和技术元素结合,启发我创作出更多具有前沿作品的可能性。这对我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的院校。
当然ACCD不仅仅拥有这些优势,它的毕业生遍布全球,拥有庞大的校友网络,可以为在校学生们提供职业发展的支持与资源,也能在我毕业之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提供帮助。
ACCD学生的实习企业,图片来源官网
02
为了艺术留学申请,我做了什么?
学习AP艺术类课程
从决定艺术留学之后,我就在考虑选择适合我的国际课程。AP作为美国大学的先修课程,对于我在美国本科申请上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我最终选择了2D艺术与设计和绘画这两门AP艺术类课程。
一年的时间,AP艺术课程让我的绘画技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毕竟这段时间都在持续围绕一个主题,产出完成度较高的作品。虽然在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最后也都完成克服了。
宋同学2D艺术设计作品展示,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AP艺术课程中,也会重点培养探究性思维,批判性思考能力。总之,我觉得AP艺术课程加强了我对日常生活的感知能力,为我后续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来源。
学习软件提高作品完成效率
虽然我很早就确定了专业,但我真的是一个小白,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用什么样的软件技能使得自己更快速高效率的完成任务。
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的接触到不同的软件,比如编程、建模等。在整个申请过程中,这些技能的点亮,也让我十分有成就感。
宋同学作品部分内容展示,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积极参加ACCD夏校、大师课
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以此来提升我的背景实力。比如,我参加了斯芬克海外大师课和ACCD夏校活动。
在夏校,我们直接跟教授交流和沟通,得到教授对我作品的反馈,快速调整。我的专业实力也得到了教授的认可,还拿到了教授的推荐信!其实,不仅仅是我,我们班的同学都拿到了教授的推荐信!
宋同学作品部分内容展示,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03
我的作品集怎么准备的?
作品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我的创作灵感来源都是现实生活中我观察到的所亟待解决的。我做了4个作品,在ACCD的3-5个范畴之内。
第一个作品来源就是我的妹妹,因为她年龄比我小很多,所以我对她的关注度和需求会更敏感一些。
宋同学作品部分内容展示,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小朋友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而桌子的适用年龄段是有限,无论是从性价比还是桌子的材质、结构、做工等方面来说都不是很完善。
因此我就想着说做一个可以调节的、更具有性价比的、结构更稳定、材质更好的桌子给到我妹妹进行使用。
在制作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比较多的难题,尤其是它的折叠结构非常难以制定。我跟老师一直不停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时候思路越来越发散,什么都想尝试,后来越来越聚焦。
虽然这个桌子制作设计所耗费的时间比较久,前前后后大概花了半年的时间,但后面三个作品因为有了第一个作品的基础,完成的都相对较快一些。
宋同学作品部分内容展示,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其实,不只是第一个作品是来源于身边人的需求,其他作品也都来源于身边人的需求。比如在夏校项目中,我设计了一个睡前灯,结合柔和的灯光与折纸结构,在底部添加无线充电台,让我们都能够改变熬夜玩手机的习惯。
我创作的作品都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创作的,是从身边人先开始进行改变,从而在辐射到更多的人群,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用产品链接情感和实际生活,让用户能真正的体会到设计的魅力,也让ACCD的招生官能够从情感上共鸣,从而打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