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广大同学家长的青睐,不仅因为离家近、性价比高,而且从教学质量、学科排名、文化背景、就业力等维度都是不输英美老牌留学大国的。
像今年,我们香港地区院校收获了55枚录取,包括27枚香港大学、14枚香港理工大学、6枚香港科技大学等等。
那么,为什么有越来越多家庭开始把香港作为首选目标?本科赴港读书到底有哪些优势?大家又应该如何规划香港本科留学?
1、香港读本科的升学、就业优势
优质的教育资源,
高性价比的“名校跳板”
首先从升学角度来分析。在硕士申请中,港三、港五院校,这几年收到的申请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肉眼可见录取标准也水涨船高。
香港大学24/25入学的新生中,非本地新生占比大幅增长
国内985/211本科同学收到港校拒信已经不是个例,对于双非本科来说,想在硕士阶段“逆袭”更是越来越难,90+均分、高品质作品集、设计竞赛奖项、论文等已经成为标配。
英美国家也是同样,尤其对于QS排名较高的顶尖综合大学来说,“卡list”已经是一贯以来的传统了。
这些高校极其看重申请人本科的质量,认可国际化的教育体系,对香港院校的培养模式普遍有更高的认可度。
而很多在香港读本科的同学,往往都还有着更高的升学目标,想在硕士阶段冲刺藤校、G5等世界顶尖名校。
所以,通过港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国际化培养模式、极具认可度的教育口碑,为孩子后续申请名校硕士奠定坚实基础,成为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
QS世界大学中国香港院校排名
就业率极高、永居身份优势
再来看看香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根据各大排行榜数据显示,香港高校本科生的就业率普遍保持在较高水平,薪资待遇也位居亚洲前列。
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202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7%,平均年薪约为26.4万人民币。
而香港大学的毕业生薪资更是位居全港之首,平均年薪达到34.7万。
这是因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一手拥抱国际市场,一手连接大陆资源的特殊地位,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职业选择。
既能在香港本地就业,享受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也能回到内地发展,凭借香港高校的学历优势获得大厂“偏爱”。
除此之外,根据香港移民政策,只要在港满7年就可以申请永久居民身份。
而港校普遍是四年制本科、一年制硕士,因此如果大家从本科就在香港读书,毕业后只需要在香港工作2-3年就可以申请永久居民身份,享受种种香港居民福利和便利。
总的来说,本科留学香港,对于未来升学和就业都有着极大的优势。早点开始规划港校留学,也就相当于多拓宽几个选择未来的机会。
2、香港本科留学,该如何规划?
香港本科的升学路径是非常多元的。接受内地高考成绩,也接受A-Level、IB、AP、SAT等国际课程成绩,另外也可以接受成绩优秀的专科生插读,为不同背景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
通过国际生通道递交申请
国际生通道的录取是分2-3个批次的,以去年的时间节点为参考,第一批次的截止时间基本上在11月中旬。
以香港大学为例,对国际生的学术要求为:
Alevel: AAA(不接受中文); 建议A*A*A*A
IB: 最低32;建议40
AP/SAT: AP333+SAT1380; 建议SAT成绩不低于1500+AP5555
雅思6.5
对于有计划想通过国际生通道申请港校的同学,强烈建议大家提前准备好申请材料,赶第一批次递交,录取概率会更高。
港校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水平,有点像国外院校的逻辑,除了高考成绩和作品集两个必须项外,竞赛奖项、实践经历、语言成绩等都能成为加分项。
对于国内普高,走内地高考的同学来说,也可以选择另一种路径。
通过高考成绩申请
这种路径的申请顺序是:先递交申请,高考后再上传成绩单,但递交申请的同时就需要带着合格的雅思成绩以及比较亮眼的作品集。
去年港理工申请时间节点参考
今年,港理工的申请早在7月2日就已经全部开放了,26Fall的同学们也要加快节奏,确保申请顺利推进。
港理工今年对于高考生的政策打破了对高考分数的强制要求,但申请人必须在应届高考获得优异成绩,包括良好的英语成绩,以及作品集。
因此,这一赛道要平衡好高考和作品集创作两者的时间,适合成绩高且比较稳定的“学霸型”选手。
需要注意的是,香港院校大多数不接受往届生申请,港大、港理工、港浸会等多所院校官网都明确表示,只接收应届高考生的申请。
参加院校自主招生考试
按照港校公布的报名要求,大家也可以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招生笔试及面试,最终结合高考成绩、英语成绩、学生经历、面试表现等综合评定录取。
通过自主招生形式的学生如果被香港独立招生院校录取,则相当于自动放弃内地统招资格。
用DSE考试成绩申请
DSE全称“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又称“香港高考”,是全球唯一可以用中文的国际考试。
有香港身份证的内地生,通过DSE考试成绩可申请香港、内地及海外院校;没有相关身份的内地生,也能用DSE考试成绩申请香港及海外院校。
SFK陈同学作品集节选,获港理工时尚录取,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选择路径多,并不意味着进入港校的难度就降低了。恰恰相反,有限的名额面对全球申请者,自然形成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的竞争格局。
港校录取一向是“择优录取”原则,无论大家选择哪种升学路径,提前规划、充分准备,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为未来赢得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