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托福只有102,标化成绩考了好久都考不出来,我都想放弃申请了,感觉纽约大学是不可能了……
01
纽大交互专业
有哪些申请要点?
在决定留学之初,我想选一个比较落地的专业,就锁定了艺术和设计中的设计大类。然后进一步想学一个比较全面、包容性强的专业,最终选择了交互设计。
而且,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纽约大学!
很多人不知道的纽大交互
其实除了游戏、电影,纽大的交互类专业也很厉害,比如我申请的互动媒体艺术,就是Tisch学院2018年新开设的本科课程,也是纽大最热门的项目之一。
我专门去官网看了专业介绍,课程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交互技术、艺术与人文多方面的内容,是我很喜欢的包容性学科,也是我了解的这么多专业里最完美的课程设计,但后来才知道纽大的申请并不容易!
顶尖综大申请,看重哪些要素?
GPA、标化是留学申请的第一要素,不过还好美国院校在这方面卡的不会很死,比如我托福102,申请纽大并没有竞争力,但还是拿到了offer,因为我可以用作品集、文书、个人背景等多方面来展现自己跟申请专业的契合度。
在艺术留学中,相比GPA、标化,院校通常更看重作品集质量,我在这方面也花费了很多精力。
作品集,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作品集的整体思路是聚焦弱势群体,并为他们发声,展现自己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第一个项目是宠物专车,因为国内的宠物专车运送体系并不完整,会导致很多小动物在这个过程当中丧生,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UI设计;
第二个项目是关注平时我们看不到的孕妇的痛苦,由此做了一个装置,还写了基础代码;
第三个项目结合我喜欢音乐剧的个人特征,以关注性少数群体的音乐剧为灵感,做了一个偏空间的叙事装置,项目中用到的代码、作品互动更多一些;
第四个项目探讨人们总喜欢在背后对他人评头论足的社会现象,做了一个AR互动体验的内容。这四个项目在选题和技术层面都是层层递进的逻辑。
罗德岛夏校
2周时间,3项产出
很多美国院校还会要求申请人提交观察绘画,尤其是罗德岛在这方面要求很高。我开始画的观察绘画质量并不太高,不过还好我参加了斯芬克的罗德岛夏校。
观察绘画创作场景及产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在夏校除了提升观察绘画,还产出了三个项目:30张自画像;在30张自画像中挑选5张进行结合创作,而且是1米以上的超大尺寸;最后是一个个人项目,大家可以随意选择创作形式,我产出了一个手工创作。
夏校对我的帮助非常大,首先是这期间每天都有一个Critique环节,大家互相看彼此的作品,给出建议,这样的交流对创作很有启发。
其次是让我对罗德岛有了很直观、很深入的了解,我也把罗德岛列为我的ED1申请院校。
最后,夏校的效率极夸张,我平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这样的高强度产出对作品集项目很有帮助。我的项目三、项目四几乎都是在时间紧张的状态下完成的,还好夏校的经历让我可以应对这样的节奏。
罗德岛夏校项目产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02
加申英国/中国香港
需要怎么做?
最开始我没有考虑申英国,因为英国对GPA、标化的要求更严格,我的成绩不太够。
但是高二在斯芬克学了一年的A-Level,大考成绩很好,GPA一下子就上来了,给了我申请英国的可能性。
后来我妈妈觉得香港离家近,教育资源也好,就又加申了香港院校,拿到港理工录取的时候,我真的特别开心。
现在有了美、英、港多所院校offer,我的可选项就很多了。
A-Level课程
怎么学才能考高分呀?!
因为我高中读的国际部,高一的就开始学习A-Level课程,当时选了生物、计算机和艺术设计,其实前两个课程对我来说有点难,我也不是很感兴趣,但我知道艺术设计很重要,一直在认真学习,可最后的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
高二的时候我开始在斯芬克学A-Level课程,希望可以把分数提上去,最后居然考出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让我有底气去加申英国。还拿到了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的录取offer。
我觉得A-Level课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选课,避免很多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对申请也有很多帮助。比如我高二在斯芬克学的艺术设计课程有很多产出,有不少都放进了作品集。
A-Level课程中的临摹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申请不同国家/地区,作品集怎么调整?
不同学校对作品集的要求不同,所以每申一个学校我都会重新排版作品集。
比如美国院校更喜欢简单的版面效果,和最直接的项目呈现,所以很多院校会有页数限制,大部分要求20页A4或A3大小,有一些“加州系”院校甚至要求4页!
而英国院校,尤其是艺术院校,更注重项目步骤的呈现,不会有严格的页数要求,在申请伦艺的时候,我把所有制作过程都放进去了。
03
一些申请建议
自我介绍视频很重要
很多院校都需要提交一个自我介绍的小视频,比如我申的纽大互动媒体艺术,这部分内容其实很重要。
在录视频之前,我去搜了很多录到电影科系同学的视频,他们都会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讲,分享自己对艺术充满热爱。斯芬克老师跟我说,可以讲述活动类经历,最后我把这两点进行结合:前半部分讲自己从小对艺术的热爱;后半部分是我做的项目,我参与的活动。
我对自己的视频很满意,我觉得对申请的帮助也蛮大的。
活动背景与个人定位统一
大家都知道,多参加活动可以助力申请,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要和自己的定位统一。
我的申请材料中没有展示特别多的个人背景和活动经历,但我抓住了自己喜欢音乐剧、影视类活动的特征,在作品集、文书、活动背景中建立了非常统一的个人形象,让我这个“人”更加真实立体。
比如我在斯芬克参加了卡梅的定格动画大师课,产出了5分钟的定格动画。
这个课程方向和我感兴趣的影视类活动有很强的关联,虽然最终作品没有放进作品集,但写在了活动列表和小文书里,是对我个人特征的一种佐证。
其实我的申请过程还是很难的,标化成绩考了好久,托福只有102,作品集做不完,中间甚至想放弃申纽大,直接摆烂了。
这个过程非常挣扎,还好有辅导老师陪着我,有一次提交申请前,项目老师陪我在校区熬到凌晨2点才走,一点点的赶上了DDL。
没想这样坚持下来,我居然拿到了这么多offer,所以一切皆有可能,相信大家也都可以获得梦校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