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又被称为版画,这个专业国外知道的人比较多,国内的同学还是比较陌生的,申请的人数也比较少。
但其实,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专业,和印刷有异曲同工之妙。
早期是用木刻、陶土等物理制版,后期有宣纸、棉纸、纺织物、玻璃、金属等等材料,也运用在纺织、时尚、珠宝和产品设计领域。而且,几乎所有插画专业都有Print课程,这也是插画类作品的重要呈现形式。
现代社会不管是模板、铜板、数字媒体还是3D技术,都可以再次复制。
因为涉及范围广,就业也广泛,影像、交互、新媒体、插画、绘画、摄影和雕塑等等都可以。
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学习版画专业,拿到皇艺录取的刘同学就是其中之一。那该如何认真准备作品集,并凭借推荐信加分,在皇艺首轮就拿到直录offer呢?
01
申请皇艺作品集核心亮点
调研、跨学科、实验性
皇艺的版画专业是强调探索技术媒介和传播意图结合的学科,鼓励以新的方法来挑战现有的思维模式,讨论和批判媒体、工业甚至是生产历史,涉及多种材料和技术。
在官方的要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门课程其实不是围绕着某个技术或者技能去展开的,而是以讲述故事和交流的初衷,如何使用技术来沟通和传播图像、想法和理解去做项目的。
在能全面接触到各种技术的同时,更希望我们思维开阔,创造新的东西。
调研打好基础
做项目更顺利
皇艺的专业虽然前沿,但是对于申请来说,调研的基础也是第一位的。这不仅是申请时做作品集需要的,以后在学习、研究、做设计中也都能用到。
在做项目前,我们就要先找准目标、理清思路。分析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项目实验内容有哪些、实验结果有哪些。
甚至前期实验是什么样的、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等等内容。调研做的细致,在做项目的时候也能更顺利。
申请皇艺版画的刘同学根据自己身边亲人的经历,做了一个厂矿子弟的项目。
在调研阶段,她直接采访了家人,也搜集了当时的报纸,了解历史背景信息,还回到老家采风,收集素材。
批判性思维、跨学科内容
皇艺更青睐
其次,申请皇艺也需要我们在作品集中注意批判性思维、加入跨学科类的内容。
刘同学在作品集中就做了与环境建筑相关的跨学科项目,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刘同学利用为适应社会经济变化被改为商场,但仍保留有部分工厂特色的351毛巾制造厂,建立了一个精神娱乐场所。
根据现在社会压力太大,大家卷不动、也躺不平,开始祈求第三方力量—神明的现象来做项目。
将商场改造成了线上祈福的工厂体系,通过刷祈福类视频,比如求财、求子、求姻缘等等相关类型视频的时长,来兑换贡品(礼物)。
工厂的上层领导者利用这个体系赚钱,然后开设赌场,输掉的钱进入工厂体系,继续运转。
来反讽忘记要在现实社会中努力,在短暂快速的娱乐中沉迷,沉浸在无限消费循环的人。
在这个项目中,刘同学根据业务的运行机制做了两个模型,还画了房间的内部构造图。
多做实验性内容
对比、尝试,更有效
最后,皇艺也比较喜欢实验性的东西。
我们可以在项目中调大这一部分的占比。比如,用不同的材质的纸张、不同构成、不同材质的物体,来对比效果。
也可以适当的采用多元化的表达形式,平面、3D、视频类的都可以。
02
如何获得大咖推荐信,
在皇艺申请过程中加分?
那么,如何让作品集更出彩呢?
我们也可以参加大师课和一些商业实践类项目,获得名校教授和大咖的指导,更有推荐信可以拿。
比如,斯芬克大师课中,名校海外教授的全英文课堂。通过前沿的课题,完善的辅导、产出机制,来全面的提升。
项目课程期间还有最原汁原味的critique,教授critique、教研critique,把控作品集制作方向,提升作品集阐述和公共演讲的能力。
也可以参加一些商业实践项目,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强实践的学科,商业项目作品,是对于行业和品牌定位等综合因素的考量,能更好地传达设计中的独特内涵和附加值。
商业落地性的项目也是海外院校想看到的内容,有的院校甚至在官网明确要求,需要个人作品和商业作品。商业实践项目也有拿到推荐信的机会,更有实习证明可以拿。
刘同学在申请中就参加了斯芬克皇艺大师课和《BranD》的商业实践项目,因为有专业大咖的指导把控,刘同学在课程中敢于尝试:
运用色彩画在大师课上脱颖而出;通过歌曲《喜》采用小众主题—冥婚,完成《BranD》的新中式歌曲的专辑设计,拿到了2封推荐信。
推荐信不仅能为申请助力,更是作品获得名校教授和业内大咖认可的证明,能为我们的申请增加了不少信心。
皇艺申请虽然竞争激烈,但选对专业,构思巧妙,主题新颖的作品集,仍然是出彩的关键,也是拿到录取的要素。
第一轮没有提交申请的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打磨的更精细,在排版等细节上做的更好,在第二轮、第三轮提交申请。
对于25fall的同学,也还是要把重心放在作品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