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攻读皇家艺术学院(RCA)与帝国理工学院合办的 IDE 项目(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创新设计工程)。
这个项目可以同时获得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的硕士学位,对我有着巨大吸引力。而更重要的是,本科申请时我曾被帝国理工拒之门外,这让我心有不甘,于是在研究生申请时我下定决心要再挑战一次帝国理工,证明自己。如今拿到这份IDE项目的录取通知,我终于圆了当年的梦。
01
机械工程转工业设计:我的初衷与背景
我申本科的时候就想选设计类专业,但那时候不知道要做作品集,时间上来不及准备了,而且家里也比较想让我学机械,所以最后读了UCL的机械工程。
尽管机械工程也是我的兴趣所在,但我内心对设计的热爱一直没有消散。
工业设计为什么吸引我?
一个直接原因是我有位学工业设计的哥哥,他经常会问我一些工程类的问题,我帮他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这个专业的项目很好玩。
其中最吸引我的点就是:工业设计的落地性很强,会发现一个问题,然后解决这个问题。
相比来看,我本科的机械工程提出的问题会很繁琐,需要用一堆公式去证明,但最终却很难有一个实际的产出。
这强烈的反差让我意识到自己真正热爱的还是“发现问题并创造解决方案”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工业设计所擅长的。于是,在准备申请研究生时,我果断决定转向工业设计方向。
虽然是跨专业申请,但我并不担心,相反我认为机械工程背景会赋予我不少优势:理工科训练带来的严谨思维和工程技能,正是很多设计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IDE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
在决定申请工业设计后,我去了解各种院校的细分专业,最后发现皇艺的IDE和我是最匹配的。
因为IDE比较偏向技术类型,我的本科背景比较优势,而且IDE非常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加上这个专业是帝国理工合办的,可以拿两个毕业证,也相当于就是圆我一个帝国理工的梦。
我的本科是综合大学,整体感觉教的内容更多是概念性的,我想去艺术院校学更具体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基于这些考虑,我把主要目标锁定在RCA的IDE项目。同时也申请了RCA的产品设计、伦敦艺术大学(UAL)的工业设计,以及北欧的几所院校。
最终的结果令我欣喜:除了拿下梦寐以求的IDE录取,我还收获了RCA产品设计、UCL工业设计、UAL工业设计、瑞典查尔姆斯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等多个offer,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
02
近1年申请准备,开局难炸了!
24年2月份,我大二的时候就在想申研究生的事情,那个时候已经明确了要学工业设计,就开始找机构做作品集;
3月份开始在英国上网课;
6月份,趁假期在斯芬克校区做作品集,一直到9月份开学;
25年1月份做完作品集。
其实整个作品集体量很大,刚开始我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想着在北京做一个月就可以出去玩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要新学的东西很多,工程量很大!
第一个项目难炸了
因为是跨专业申请,我在做项目制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第一个项目简直是难炸了!
最开始的时候对各种软件使用都不熟练,也不清楚完整的项目流程,总是改来改去,有些内容做完又删掉。我真的不喜欢删东西,一删除就会有挫败感,所以第一个项目真的非常痛苦。
大师课期间,和斯芬克同学一起共创
在最困难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缠着”斯芬克的导师陪我修改和完善项目。我甚至不开玩笑地说,不完成阶段目标就不让老师下班! 好在老师也非常负责,知道我是跨专业背景,给予了我很多指导。
同在斯芬克备战的同学们也很热心,主动帮我出主意、想点子。整个校区的学习氛围非常好,和老师、同学相处都很融洽。这种团队般的支持让我得以咬牙坚持下去。
整个暑假我都埋头在作品集里,一次游玩放松都没有安排,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对设计的热爱——因为喜欢,所以甘愿全情投入。
做完第一个项目,我基本掌握了项目思路、流程和基础软件,后面就会快很多。不过到了解决问题的环节还是会卡一下,需要时间和灵感找一个很巧妙的切入点。
因此整体来看,我的准备时间还是相当紧张的。如果能更早开始,比如大一就着手准备作品集,过程会从容很多。在此也建议有类似跨专业打算的同学:尽早规划,越早开始准备越好!
03
IDE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因为IDE是跨学科专业,它希望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强项展现出来,然后大家相互合作,强强联合。
我在研读了IDE项目的官网要求后了解到,学院特别希望看到申请人对自己本科专业成果的延伸和深入挖掘,也就是说,要突出你的本科背景优势。
因此,在作品集筹划时,我特意选取了多个源自本科课程的课题进行再设计和拓展,希望以此打动审核老师。
IDE喜欢的作品集长这样
我第一个项目来自我的大二作业,为心衰人群做的心脏植入手术,帮助心脏供血。我在大学作业的基础上改进了内部结构,让它更高效,更省电,并改变了外部电池的承载方式,来提高用户的穿戴体验,增加舒适性。
张同学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第二个项目是在斯芬克大师课上的产出,尝试用一个音响阻止吵架声来保护儿童,父母吵架的时候音响会发出声波来抵消吵架声,保护儿童心理健康。第三个项目是帮助唐氏综合症患者学习滑冰,主要是用激光雷达来追踪他们在滑板上的动作,用动画引导他们学习。
张同学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后一个项目同样源自我的本科课程作业,是对于欧洲的狼进行驱赶。因为欧洲有很多狼,但是又不允许捕杀,所以就做了一个装置帮助牧羊人驱赶狼,一方面保护牧羊人的财产,另一方面也不会伤害狼群。
项目四制作过程,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体现作品完整性,项目落地性
虽然项目很难完全落地,但我还是在每个项目中都做了背景调研、模型和模拟实验,因为作品集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作品集要体现项目制作和思考的过程,每个步骤都要写上去,可能中间有一些实验不是很成功,但它都是你做出最后结果的过程。
在心脏置入的项目里我做了仿真模拟,发现植入心脏的外电池特别沉,病人背着很不舒服,然后我又用水去模拟电池的重量去体验,看为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怎么去改进?
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根据选定方案继续延伸产品的外观功能、未来发展。比如未来它可以是一种可持续材料,可以反复利用和回收。
张同学作品,斯芬克大师课项目产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在音响项目中,我也做了很多实验,比如不同语调、不同分贝下,音响可以给到的反应。因为实验对象差异化,实验结果不是很成功,但我还是放进了作品集,因为这也是完成项目的重要过程。
04
自我介绍视频、面试环节
需要展示什么?
除了作品集,IDE的申请还需要提交一个自我介绍小视频,以及面试环节。这两个环节的问题有些类似,都是想要了解你对IDE的看法,你对未来的规划。
小视频,更侧重你对专业的理解
自我介绍小视频大概需要两分钟,主要是想了解你对IDE这个专业的理解,我觉得也是对申请人口语能力的一次考察。
在视频中要回答以下问题:
- 谁或什么激励着你?
- 你希望如何将这种灵感融入到你的作品中?
- 您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期望是什么?IDE将如何帮助您实现这一目标?
- 谈谈你将为IDE学生团体带来什么独特的技能或观点。
面试环节,展示你的野心
我是在一个周五接到了面试邮件,第二周周三面试,差不多有5天的准备时间,面试问题主要包括:
面试问题
- 自我介绍。
- 介绍一个你的项目。
- 根据项目提问问题。
- 为什么要申请IDE?
- 你以后想要做什么,你的野心是什么?
- 你会怎样发展自己的项目?
- 反问环节。
因为IDE是行业创新领导者的培育基地,喜欢有想法、有野心的人,面试官希望看到你的野心和未来规划。如果你对以后没有想法,只是想毕业后随便找个班上,那面试官应该会对你很失望。
所以我在反问环节问的是:如果在IDE学习过程中,我有一个项目觉得很好,有创业打算,学校可以提供哪些帮助?这样既可以展现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又不会显得很假大空。
整个正式面试大约进行了20分钟。由于涉及的问题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加上斯芬克的老师之前帮我进行了充分的模拟面试演练,我对答起来十分从容。只有针对作品集项目细节的提问需要临场发挥,因为面试官会随机挑选我作品集里的某个项目深入提问。不过由于这些项目都是我亲手做的,对其细节我也烂熟于心,当场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因为我的口语比较好,准备也很充分,面试结束后刚好是中午时间,面试官说没什么事,我们还闲聊了一会。
张同学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这次能够成功拿到皇艺和帝国理工IDE项目的双学位录取,离不开斯芬克(SFK)专业且高效的指导。尤其是我的主带老师,不仅带领我突破了跨专业申请过程中的技术难关,更重要的是基于对我的深入了解,充分挖掘了我机械工程背景的优势与个人兴趣,将其融入作品集项目,帮助我迅速建立起工业设计领域的思维模式和项目逻辑。这种紧密、高效的配合,让我在申请竞争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回望过去一年在斯芬克学习的经历,我深刻感受到专业的作品集指导和严谨的申请培训对跨专业申请者的重要性。如果你也在尝试跨专业申请,或计划冲击顶尖设计院校,不妨和斯芬克聊聊。或许这里也有属于你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