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学员
SFK22Fall
空间科系学员
申请专业
研究生-景观设计/景观建筑
获得offer:AA建筑联盟学院,皇家艺术学院,谢菲尔德大学
大家好我是Annie,本科就读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读本科时我的专业是Urban Forestry,当时选修了一些景观相关的课,对景观专业有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研究生申请时决定跨专业申景观。
今天分享下我的申请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01
跟北京大爷大妈唠嗑,
聊出最满意作品集
作品集方面,我一共做了四个项目,用时一年。
整体来看,我的作品集风格比较统一、逻辑完整,包含了individual work 和 group work ,从“很”景观的滨河设计到时下热点话题“疫情后的城市设计”并与城市规划结合,将自己项目尺度和类型展示的很全面。
项目一滨河设计效果图,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使用
下面重点说下我很满意的项目三~项目三是一个社区改造,做这个项目时正我在北京实习,当时住在阜城门附近,经常去周边的胡同里溜达,就溜达出了灵感。我发现胡同里的交通、空间、植被等都需要优化;另外后疫情时代,空气流通、阳台、屋顶花园等在建筑里成为更重要的因素。把这些结合到一起,我做了项目三,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改造和规划。
项目三概念图,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使用
第一个是关于人的健康,比如把可利用的空间做成公园,扩大社交距离,减少疫情传播风险;第二个是交通,胡同里道路很错杂,汽车、自行车、行人混在一块走比较危险,我就把道路功能单独分开、做了不同的分类。第三个是关于阳台、屋顶花园等规划,可以增加建筑之间和建筑内部的空气流通,同时改善小范围的微气候。
这个项目的前期调研我做的很详细。首先第一部分就是数据,因为提到疫情,所以我就把疫情对城市的影响做了全面分析,包括疫情扩散的原因,个人防护措施需要什么条件、需要注意什么……
项目三前期分析,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使用
然后也做了不少实地调研,和当地大爷大妈、上班族等各年龄段的居民聊了很多,了解了该地区的一些习惯,比如哪些东西是他们希望保留的,哪些东西是他们希望改进的等等。
当时在那边也仔细逛了一下,拍了不少照片,有些东西是就拍的照片基础上进行改造,比如古建筑、古树等都要挑出来重点保护或维持。
整体来看,项目三前期调研很充实,项目思维逻辑还是比较完整的,设计的目标、措施的策略也都很详细,效果比较理想。
02
从软件、排版到思路,
温柔耐心的Dora带我通关
本身我是跨专业申请,对软件以及相关知识比较生疏,于是我就报名参加了斯芬克的软件课,把Rhino、PS、AI这些软件都通学了一遍,有了基础的积累。
具体做的时候,作品集导师Dora老师先让我自己做,做完不合适的地方,她再帮我调整。
项目一作品展示,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使用
Dora老师也教了不少软件的技巧,通过慢慢练习,我的软件使用也熟练起来。一开始用PS做图可能我得做一天,后来熟练后,同样的图一两个小时就解决了,项目做的也越来越快。
在作品集方面,Dora老师也给了很多帮助。首先选题方面,我们一块做了很多分析,包括项目整体风格、色调的确定以及项目的逻辑,Dora老师都帮我进行了梳理,逻辑都很清晰。
另外我属于那种思维很发散的人,在做项目的时候会考虑一些有点跑偏的东西,就会跟老师讨论很长时间。好在有Dora老师帮我把控,作品集方向最终也能拉回来、回归主题,老师也很尊重我的想法,一些她觉得合适的想法也加到了作品集中。
Dora讲课很有耐心,很多我想不通的东西,她都帮我想了很多,而且人很好、超级温柔,为她打call!
SFK空间科系导师Dora,毕业于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建筑专业,指导学生拿到UCL、AA、爱丁堡大学、皇艺等名校offer
斯芬克其他老师也给了很多帮助,比如当时斯芬克有一次公开课,一位斯芬克老师介绍英国学校在作品集排版方面的偏好,讲的挺好。
老师跟我们讲了学校教授审理作品集时的思考模式。比如谢菲喜欢信息量大,而UCL和AA更喜欢在视觉效果和科技感方面有很大冲击力。那位老师也帮我们看了一下作品集排版并给了一些建议,受益匪浅。
03
从作品集到推荐信,
三点建议送给大家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给大家两点建议。
首先在软件方面,很多跟我一样转专业申请的同学,一开始学自己不了解的软件,多少担心自己做不好导致不敢做。但是这个东西就是熟能生巧,可能一个图你第一次做不好,但是改个十次、八次之后跟第一版的图就完全不一样,要有耐心去改、去练习。
一开始我就有点不太敢学软件、怕做不好,后来觉得其实也没啥,毕竟还有老师帮忙,很多其他的同学也会帮你看哪里需要改进。
再一个就是逻辑这一块。因为一个完整的项目,从头到尾内容还挺多的,我做的时候前期跟后期的想法有时不在一条线上,这时梳理逻辑就很重要。
如果做的过程中有什么想不通的,一定要及时修正,如果等到最后做完才发现不对,那你要从头返工就会导致很浪费时间,而且整个呈现的效果也不好。
另外推荐信也很重要。在申请AA时,一开始我联系了UBC的教授写推荐信,但今年1月份老师因为得新冠失联了。为了以防万一,我就重新找了推荐人,很幸运在短时间内找到了国内一位教授帮忙写推荐信,及时递交了申请并拿到了offer。
AA需要准备三封推荐信,在申请时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推荐信这方面一定要提前准备、以防万一。
祝大家都能拿到心仪学校的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