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艺术大学时装学院(LCF)在去年的《CEOWORLD》全球时尚院校排名中,位列全英第一。
其中,男装设计被称作LCF的王牌专业,且是伦艺最热门最难申请的专业之一,每年在国内发放的本科offer屈指可数,含金量非常高。
斯芬克全日制班的李同学,在25申请季中斩获男装设计本科直录!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01
体制内→国际高中→斯芬克全日制,
适合自己最重要
高中这几年,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艺术学习方式,我尝试了很多种路径。
最初在体制内高中,艺术学习以素描、色彩和速写为主,风格统一,创作自由度很低。我常常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的风格感到压抑,就决定转学。
高二转到了国际高中,这里就自由很多。但后来我发现这边课程进度很慢,教学偏基础,而我的目标是难度很大的LCF男装设计,所以就感觉这里可能不太适合我。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考虑到升学时间紧迫,我需要一个更专注的学习环境,来高效地提升专业能力。
最后经过多方对比,我来到了斯芬克全日制班。老师们根据我的基础和目标制定了最适合我的学习方案,帮我节省了很多精力。
我觉得在全日制班的生活状态很像“上班”——每天赶早晚高峰通勤、按计划推进项目,节奏紧凑,强度很高。
但这里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尤其在师资上,我觉得是不可比拟的。
带我的几位老师,我觉得他们的专业能力都非常强,自身的履历很优秀,也非常非常负责任。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廖老师擅长打破思维边界,引导我将创意转化为可落地的设计;H老师与我对服装的理解高度契合,他的指导既高效又注重实用性;而傅老师则带我在战争主题项目中展开深度思考,总能激发我意想不到的创作灵感。
每位老师都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帮助我在专业道路上快速成长,也非常感谢他们。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如果让我总结这几年的感受,那就是:与其在不适配的环境里消耗自己,不如来主动寻找能让你全力奔跑的赛道。
02
A-Level+Btec+作品集+夏校
一步步走得越来越稳
全日制班最大的优势就是“一站式”,能提供最完整配套的升学规划和支持给到我,让我能在最有限的时间内效率最大化。
能拿到LCF男装设计本科直录,其实是靠一步一步积累的成果。
A-Level成绩是敲门砖
我是来到斯芬克才开始学习A-Level,在同时要兼顾语言和作品集的情况下,时间非常紧,但我还是强迫自己一鼓作气做完了。
我的选科是中文、综合和面料三门,最终成绩是ABB。
但现在回头看,A-Level的成绩更多是一个门槛,达到标准就足够了。尤其跟我一样任务比较集中的同学,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Btec让本科直录更稳
Btec我考到了最高等级Distinction,在申请中起到了重要的加分作用。
当时男装设计offer下得非常快,我是年前提交的申请,年后就收到了录取。相比之下,我身边一些没有Btec成绩的同学就没有这么顺利。
英国大学非常认可Btec成绩,可以给申请保驾护航,让录取更稳。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夏校直面伦艺教授
另外我还参加了斯芬克的伦艺夏校,很幸运遇到了和我非常契合的L教授,为我的作品集提供了关键指导,更让我对自己的创作方向有了全新认知。
当时我还申请了LCF的另一个专业FDD,就是L教授所带的课程,方向更偏向商业,发展前景也不错。
在拿到男装设计的offer以后,我还跟L教授说起我很想去FDD,他说:“既然已经拿到了男装设计的offer,那就别来FDD了,男装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他会更适合你!”
03
拿到LCF男装本科直录的作品集,
都有哪些亮点?
对于LCF男装设计来说,作品集是展现专业能力的核心,也是我投入最多精力的部分。
我的作品集包含四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独特的侧重点。
项目一Nightmares:
大量调研→概念落地
这个项目是关于“梦魇”主题,灵感来源于我频繁的噩梦和电影《恐怖谷》,是个概念性很强的作品。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项目难点在于如何把灵感概念落地在实际创作当中。为此我做了大量的调研,从电影场景模拟到高定秀场,最终在设计中通过木偶的拉扯感,来展现梦境中的扭曲与张力。
作品后期有一段时间很难推进,卡在如何体现“拉扯感”上。廖老师给我了一个思维上的转变,建议在完美基础上加点破坏,反着走,有时可能会有奇效。
我按照老师的建议去进行尝试,没想到效果还挺不错,也让作品更具冲击力,最终就用了这样的呈现效果。所以我觉得,创作就是一定要不断批判,不要被固有思维限制。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项目二Escape:
自我经历+成长性
这个项目源于我的自我经历,指我从以前那种并不适合自己的环境里面逃离,然后走上现在做服装这条路,以“奔跑”作为一个元素点进行扩散以及抒发。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奔跑”不只是一个动作,更多是心理上的突破。通过对衣物飘动感和腿部动作的调研,设计出一件“流体感”的服装。
这个项目不仅是对自我成长的记录,也体现了如何将个人经历与设计相结合,从而赋予作品情感和故事性。
项目三Patronage:
社会属性、人文关怀+实用性
这个项目是关于反战争的,源于近年频发的战事给我的心理冲击。我关注到因为战争流离失所的平民,反思自己作为服装设计师,能够如何为他们提供帮助。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我将帐篷结构融入服装设计,使其兼具美观性、实用性和庇护功能,能够变成储物、襁褓、防雨棚等等状态,同时也考虑到心理需求,用衣物开孔位置预留阳光洒入的窗口。
这个项目不仅展现了我在功能性设计上的创新,也体现了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正是顶尖艺术院校所看重的特质之一。
项目四Morph-Modules:
模块化设计+打破常规
这个项目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通过模块化设计,赋予一件衣服五种不同的穿法。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项目灵感源于男性身材焦虑,我关注到体型较大的朋友常常难以找到合身的衣物,所以我设计了可拆卸、可调整、可DIY的服装,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尺码自由调节。
同时进一步探讨了身材焦虑对个体的束缚,联想到古代欧洲宫廷服装,在版型上进行了创新,打造出了既能自我调节又舒适自在的服装,同时巧妙隐藏人体线条。
我想通过非常规的服装形态,来传递“打破偏见”的主题。这个项目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展现了设计在传递社会价值观上的力量。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我始终坚信,做作品一定要做到最好,力求完美。
此外,我希望我做的衣服是有实用性的,因此在申请时选择了LCF而非CSM,LCF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更符合我的个人追求。对院校风格的准确把握,也是成功申请的关键之一。
04
最后,
还有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服装设计不是一条容易的路。我们选择这条道路,某种程度上是在“逆流而上”——中国的时尚产业还在成长阶段,正因如此,更需要有人坚持初心,用作品说话。
关于创作与表达
服装设计本身就是一个表达自己的方式,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见解,要有情绪在里面,否则衣服就只能是空壳。
我的偶像山本耀司也说过,你可以模仿喜欢的作品,最后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的。所以如果真的没有灵感,就去模仿,再在其中找到自己。模仿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自己的思考。
关于时间与心态管理
我的时间表总是排得很满,但懂得调节很重要。当创作遇到瓶颈时,我会给自己一个"快闪假期",换个环境充电,回来再狠狠努力。
全日制班的老师都知道,我每天都会很准时出现在斯芬克教室,只要看到我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小房间里做作品。
甚至在我拿到男装offer之后,还有同学说全日制班有这个人吗?其实我一直都在,在那个小教室里做自己的作品。备考的这段时间真的很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李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使用
相信自己的能力
最后,不要妄自菲薄。总有人比你更优秀,但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当你站在舞台上时,一定要自信地展示自己,因为你拥有这份能力。
未来,我希望能将自己的作品带到更大的舞台上,也祝愿大家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