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拿到3所美国藤校录取,还有2025 QS世界大学建筑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学院offer,不禁让很多同学好奇,这是一位怎样的“学霸”级选手?
他就是25申请季斯芬克步同学,凭借优秀GPA和实力强悍的作品集一路拼荆斩棘,给专业成绩优秀的双非背景同学们,探索出一条藤校升学路。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经验分享!
01
我想去美国读建筑硕士!
我小时候比较喜欢做模型、玩乐高,对建筑感兴趣,于是高考选了建筑专业。
我们在大一大二的时候会学一些美术基础的东西,学校也会组织出去实地考察,大三是最忙的,开始学习专业课。
这期间我一直认真学习,保持每门课考出好成绩,也拿到了年级第一。
虽然这几年,建筑行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不如之前景气了,但我内心还是想做建筑。
步同学个人作品展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大三的时候,(我是5年建筑学制),我开始我觉得国内考研有上限,不太能突破,所以就打算出国看看。
我也有很多朋友在国外学习,想和朋友一起去国外学习找找新方向,尝试一些可能国内没有的新东西。
一开始我就坚定想去美国的藤校,因为我觉得美国的综合类大学课程比较务实,相比其他国家的建筑硕士,在美国能够真正学到东西。
至于艺术院校,在我看来,建筑一直都不是特别偏艺术的专业,我觉得这个专业比较偏工科。
我去美国想学习像材料,结构之类的硬核知识,所以没有选择艺术类院校。
目前我拿到了宾大、哥大、康奈尔、UCL等学校的offer,相比其他学校,我最后应该会选择去宾大。
因为宾大有一门课就是教设计结构,老师会邀请当地顶尖公司一些很有经验的人告诉我们结构该怎么做,我觉得这点比较吸引我。
宾大更偏实践,有技术含量。
02
“半脱产”在斯芬克,我做了哪些努力
提前一年半时间开始准备
我是2023年暑假,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报名的斯芬克,先上了一年线上基础课。
到了2024年7月大四放暑假后,我就几乎每天都来斯芬克,大五学校也没有什么课了,就不怎么去学校了,半脱产准备作品集。
我觉得在斯芬克每天都比较充实。早上10点左右到校区,一直到晚上6、7点左右。
我也不是孤身奋战,除了斯芬克的老师们,还有很多和我一样备战申请的同学。
大家一起去弄作品集,也经常一起吃饭交流,我觉得这个氛围特别好,我交到了非常多的朋友。
我的时间规划大致是:
2023.7 报名斯芬克上基础课
2023.11 开始准备作品集
2023.12 参加国际设计竞赛
2024.7 半脱产来斯芬克学习
2025.1 提交申请
2025.3 拿到offer
和斯芬克老师一起打磨作品集
在开题初期,我对作品集思路是很混乱的,一开始不知道要做什么。张老师给了我很多思路,建议我结合当地的文化民俗去解决问题。
老师还给我看了一些竞赛项目,以及做的比较好的风格参考,每周老师都会帮我进行复盘,在出图、风格和排版上全程陪伴我完成作品集,对我的帮助巨大。
24 Solarterms(二十四节气)是我和斯芬克张老师打磨最多、最复杂的项目,我和老师还做了手工模型。
这个作品集是偏结构的,尤其装置建筑的结构很复杂,非常贴合宾大的要求。
我的灵感来自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 “二十四节气”。
一楼楼板是石材,建筑是会动的,表皮有水波纹波动,可以知道当时是什么节气,从事不同农业活动。
斯芬克步同学部分作品展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03
竞赛和大师课,给我背景提升加持
老师推荐我参加线上竞赛
因为我大学基本上每天都在学习专业课,竞赛相对参与的比较少,尤其是符合美国大学要求的。
张老师推荐我去参加线上竞赛,我参与的是乡村振兴与再生 (R3)国际设计竞赛,最终我的作品集The Beauty of folkore on hillside(山坡民俗之美)取得了最佳设计奖项。
斯芬克步同学部分奖项展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这个项目题目地点位于中国浙江省武义县山下鲍村。这个村庄人口流失问题严重,交通也不发达。
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度假村,结合了民宿和文化体验,发展村庄的旅游业,相当于是一个非遗的项目。
斯芬克步同学部分作品集展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一开始我只是想参与一下提升一下背景实力,没想到这也成为了我5个作品集中的其中一个。
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多参加竞赛,你的竞赛作品也可以拿去做作品集。
UCL大师课拿到了推荐信
除了竞赛,我还参加了斯芬克&UCL巴院教授的大师课,还没想到的是拿到了推荐信。
我觉得这个课程特别开拓视野,让我提前了解国外教授的授课方式,他会把自己和UCL学生研究的课题直接展现给我们看,和我当时的水平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其中最大的帮助就是每两节课教授会对我们的建筑作业进行一次细致的评图,他会当场告诉我有哪些问题,还会亲自帮我去改模型。
UCL教授还会给我推荐一些网站,包括一些操作的技术等。
整个大师课过程,斯芬克的助教老师会全程协助我,最终我完成了一个项目。作品集场景位于伦敦,需要解决人口住处问题。
斯芬克步同学部分作品集展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通过大师课,我的设计作品得到了教授的认可,还拿到了UCL教授宝贵的推荐信,这让我的申请竞争力增加了不少。
04
我的一些未来规划与建议
读研后的职业规划
长期来看我应该还是会回国发展,我父母比较希望我在美国待一段时间,比如再读一个二硕,或者继续读博,多积攒经验。
如果可以申请工签那就积攒几年的工作经验,比如去建筑公司工作两年左右,因为我觉得现在经验有时候比学历更重要。
我觉得国内建筑行业很饱和质量不高。像我之前去新加坡,就觉得那里人文关怀、绿化做的很好。
所以我希望在未来能够给国内引进一些新的东西,当然我也不是说全部注重人文关怀,还是要平衡商业和设计。
比如美国在研究类似于高档的度假养老院,期待以后能够帮助国内引进。
给未来同学的一些建议
如果大家本科也是建筑专业,建议软件建模、PS渲染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因为想法还是需要通过软件来实现。
大一大二一定要打好基础,每门课及时整理笔记,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材料这几门课要好好学,对之后结构创新、空间都是比较有帮助的。
第二点就是语言一定要提前准备好。
我大三决定留学后就开始准备雅思,比较早就考到7.0,所以后面大五才有充足的时间,半脱产在斯芬克打磨我的作品集。
建议大家一定早点考雅思,不然后面准备作品集的时候再学英语就会忙不过来。
最后就是要多多锻炼做手工模型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人文关怀,体现对社会的思考。
未来申请同学如何和他一样,顺利拿到梦校的录取,在即将到来的2025斯芬克春季艺术教育展,为你揭秘申请“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