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专业的课程安排分为两个学期三大类型的课程,工作室项目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工作室项目课程为两学期串联的实战型工作室,与行业伙伴共创,跨学科小组完成真实场景题目。理论学习课程则偏向设计研究方法、前沿议题、策略与共创等。选修课则可以让对不同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在可持续、健康、HCI/AI、跨学科研究与实习等方向进行深入的实践和研究。
专业选修课程
●可持续创新:设计与转型策略
Sustainable Innovation: Design &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商业/设计策略;生命周期思维与产品—服务系统(PSS);跨供应链协同。把循环/全生命周期方法嵌入项目,从概念到落地行动方案;入门并使用LCA(生命周期评估)等影响评估工具,支撑基于证据的设计决策。
●设计促进健康生活
Design for Healthy Living
面向身心健康的行为改变心理学:动机与说服、决策与偏差、消费者行为、积极/生态心理学、可供性(affordances)、正念与游戏化;入门神经科学相关知识。用上述理论框架指导健康类产品/服务体验设计,理解如何通过干预机制提升个体与社群的健康与幸福感。
●跨学科认知方法
Interdisciplinary Ways of Knowing
研究设计原理与社会技术设计的方法谱;从实证主义到建构/诠释与批判取向的认识论。以 HCI(人机交互) 为重点,阅读讨论并演练核心研究方法,理解设计研究的跨学科特性。
●以人为本的 AI 与新兴技术
Advanced Interaction Design: Human-Centered AI & Emerging Technologies
在人迅速演进的技术语境下进行以人为中心的交互设计:智能系统的交互范式、伦理议题、研究方法;多模态、有形/空间计算等前沿。批判性分析+推想性设计+应用研究;完成一个面向真实问题的人机协作(HAI)个人大项目。
●研究生设计研究独立研修
Independent Study for Graduate Design Research
与导师共拟研究契约(题目、阅读、作业、评价标准),以自我驱动的方式系统深挖某一设计研究专题,定期汇报进展,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设计研究沉浸计划
Design Research Immersion Programme
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学术/合作研究:提出与细化问题、设计并实施研究、数据分析、与学术/行业伙伴协作、规范化研究报告写作。把课程所学方法用于开放性真实课题,为后续独立研究(ID5359)或论文/投稿打基础。
●综合设计实习
Integrated Design Internship
在科技、金融、医疗、服务、文旅、出行、可持续等行业从事实战设计与创新岗位;把课堂方法迁移到企业场景,积累落地经验,拓展行业人脉与职业技能。
全新的申请要求
DID专业今年会在10月1日正式开放申请,2026年2月28日截止申请。根据往年的经验,如果想要录取,一定要在11月底之前完成申请提交。
DID申请最重要的三个申请材料,动机信、作品集、视频陈述。今年的动机陈述和视频陈述都发生了一定的要求改变,作品集要求和去年并无太大变化。
●动机陈述要求
申请动机陈述需要使用英文写作,不能超过800字。需要说明以下三个问题:1. 是什么激发了你攻读研究生的兴趣?2. 为什么选择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及“综合设计”设计硕士(Master of Design in Integrated Design)?该项目的哪些具体方面与您的目标契合?3. 你未来就读期间希望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和主题?
●作品集要求
作品集需要包含3-4个项目,前两页为CV,提交文件不大于20mb,提交格式为PDF。项目需要能展现你的设计想法、设计过程和你的兴趣方向。每个项目最多不超过5页,版面建议使用A4或者4:3的比例,方便在电脑上直接查看。每个项目需交代清楚:项目背景(做的是什么、周期多久、属于学生作业还是与真实客户合作)、你的具体贡献(个人独立完成或团队协作中的角色与职责)、关键收获与反思(最自豪的亮点、从中学到的内容、若重做会如何优化),以及项目中遇到的主要挑战。
●视频陈述要求
请制作一段不超过 3 分钟的短视频,回答以下内容:你对设计中的哪些新兴议题感兴趣及其原因;举一个糟糕设计的例子并说明你将如何改进;以及你希望为这一届同学群体带来什么。你的视频不得由人工智能或类似技术生成,不得使用 AI 或其他技术更改你的声音,也不得通过加速播放来制造你说话更快的假象。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新加坡国立大学DID专业申请条件的相关的内容,就为同学们分享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可以咨询SFK在线老师,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本网站。
责任编辑: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