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本科生希望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其中,不少同学选择了“海本申海研”赛道,继续深化学术背景、拓宽职业发展机会。
以本研申请都选择斯芬克的冯同学为例,在本科阶段,她决定继续深造,冲顶全美综合类大学动画专业排名第一的南加州大学。
那么,是什么促使她决定继续攻读动画研究生?相比艺术院校,综合类大学在培养方向上又有哪些不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录取故事。
01
我为什么在美国继续读动画研究生?
我本科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2D动画专业,期间积累了扎实的动画创作基础和技术技能。
然而,随着行业发展,2D动画的就业市场相较于3D动画显得较为有限。为了拓展我的职业发展空间,并更好地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我决定在研究生阶段转向3D动画方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作视野。
为什么选择南加州大学?
选择南加州大学(USC),主要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行业资源。位于洛杉矶心脏地带,接近好莱坞,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和行业联系。作为全球创意产业的中心,洛杉矶为南加大的学生打开了通向影视、动画等领域的大门。
此外,南加大的电影艺术学院(SCA)在动画与影视领域的师资力量极为强大。许多教授曾在迪士尼、梦工厂等全球知名公司担任重要职务,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在这里,不仅能学到前沿的知识技能,更能从这些经验丰富的导师那里获得宝贵的职业发展建议和行业洞察。
图源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官网
另外,南加大动画在Animation Career Review的排名中稳居全美综合类大学第一,每年全球招生人数仅15人左右,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极为专注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的关注。这种独特的教学环境,正是我选择南加大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选择动画专业?
选择动画专业源于我从小对动漫的浓厚兴趣。初中时,我便开始接触并深深喜爱上日漫。虽然在本科申请阶段,我曾考虑去日本学习动漫,但在父母的建议下,我最终选择了赴美留学。
回顾这一选择,我发现美国教育体制与日本风格的差异让我受益匪浅,甚至促使我在绘画风格上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决定投身动画行业,是因为我认为做动画不仅充满创意和挑战,还极具魅力。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特别是在当今中国动画产业迅速崛起的背景下,能为这个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令我感到非常幸运和充实。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这一领域,我也希望能为推动中国动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动画未来前景怎么样?
近年来,动画行业其实是经历了一段低谷期的,国内原创IP较少,项目有限,资本投入也相对谨慎。
然而,随着《哪吒》的成功,国内动画行业逐渐回暖,原创IP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行业环境的改善和人才的不断涌入,未来的动画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艺术院校和综合类大学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在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区别。艺术院校通常更加专注于某一艺术领域,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在特定领域内深耕并提升技艺。而综合类大学注重跨学科的结合与自由探索,允许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拓展不同的领域。
在动画专业的众多方向中,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角色设计,除此之外,场景设计、故事板设计、动画制作、后期特效、配音与音效等领域同样令人着迷,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美国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通常会涵盖这些多个领域,学生可以在四年内接触并学习不同的动画技术和创作方法。在SVA的本科阶段,我学习了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等课程,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三时的一次合作项目。那是我第一次参与大规模的团队动画制作,整个项目由15至16人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在个人创作遇到瓶颈时,我曾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突破,但在团队合作中,我能请教同学并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价值。
SVA同学们的部分动画作品展示
我认为综合类大学更注重跨专业的融合。举个例子,南加大的动画和数字艺术硕士项目,就涵盖了从手绘角色动画到最前沿的交互式数字动画等各种技术和艺术方法。除了传统的动画形式,项目还特别鼓励创新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我相信,未来在南加大的学习与生活将为我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机会,让我能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
02
申请南加大动画专业,
我都做了哪些准备?
申请过程中,我十分注重通过个人特色来脱颖而出。从2D到3D的跨越,我精心准备的每一项作品,都反映了我的创作激情和对动画的深刻理解。
在斯芬克老师的指导下,我将怀旧元素融入作品集中,创造出具有独特情感和故事性的作品。同时,我的文书与作品集主题紧密相连,通过反思传统动画的局限和对自我个性的表达,充分展示了我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视角。
作品集结合2D和3D内容,
既展示个人优势,又让作品更多样
在制作作品集时,我得到斯芬克老师的许多宝贵建议。尽管我申请的是3D动画专业,但我仍然听从老师建议保留2D内容,以突出我的独特优势。
我的本科毕业设计也是2D作品,老师建议我将其作为作品集其中的项目,这样可以让我专注于完成毕业设计,避免因同时制作作品集而感到时间紧张。
大三暑假时,我回国跟着斯芬克老师学习了Blender等3D课程,暑假结束后,我回到纽约,学校开设了Blender课程,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进一步巩固了我的3D基础。
Blender 3D动画制作截屏
这为我的毕业设计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制作场景时,我使用Blender大大提高了效率。当别人还在绘制复杂的场景时,我已经完成了我的部分,节省了大量时间。
作为一个创作中常常缺乏灵感的学生,我在制作作品集时并不轻松。虽然我不像一些天生具有艺术感觉的同学那样充满灵感,但斯芬克老师总能帮助我开阔思路,通过分析同学们的作品和经验,给我很多启发。
一开始,我并没有完全明确作品集的四个项目内容,而是“边做边想”。老师提到我非常怀旧,尤其对千禧年时光和陪伴我20年的小狗有深厚感情,因此建议我的作品集围绕“怀旧”这一主题展开,让我的人设更加鲜明。
斯芬克冯同学部分作品展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因此,我在后面两个项目中加入了更多怀旧元素。其中我的手工立体翻翻书(Pop-up book)项目,是我第一次制作这样的作品类型。
我通过精心设计场景,力求让翻开的场景充满故事感,给观众带来一
斯芬克冯同学部分作品展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书契合作品集主题,
突破常规,勇敢表达
在文书写作的过程中,我与文书老师进行了深度的交流,我们的共同爱好“动漫”,成为了讨论的重要话题。每次和老师讨论,都能激发出更多新灵感。
其中,京都动画(京阿尼)火灾事件,让我深刻反思传统2D动画制作方式的低效与沉重。传统动画制作在现实中存在种种局限,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资料保护和存储的难度很高。
被烧毁的京都动画第一工作室,图源维基百科
我在一家3D动画公司实习时,亲眼目睹了3D动画制作的巨大优势。比如,某些动画片段可以重复利用,仅需更换角色便能制作新的场景,这在2D动画中几乎不可能。而且,3D动画一个项目的所有数据,甚至能够存储在一个硬盘内。
如果京都动画在当时采用了3D动画技术,项目数据可能会被存储在云盘中,从而避免悲剧。所以我感觉2D有些时候有点太刻板太陈旧了,需要一些更新,需要一些进步,我在文书当中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此外,我在文书中提到自己是一个怀旧的人,与我的作品集主题相契合。在我看来,怀旧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更是一种对现代生活的不满,是一种情感的反叛和对常规的挑战。这种情感贯穿在我的创作和个人风格之中。
为了更好地展现我的个性,我还提到自己对“洛丽塔”的热爱。这种风格本身就代表着对传统和常规的反叛,它是我对自我独立性、个性表达的追求。
通过这些细节,我在文书中与作品集主题紧密契合,同时,传递出突破常规、勇于表达自我的态度。
比赛、奖项、推荐信,
展示“软实力”,提升背景
除了作品集和文书,参与比赛、申请奖项或电影节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有机会,尽量参加。这些奖项不仅能为你的申请增色,还能展示你的能力,因此,我建议大家抓住机会,积极参与。
此外,推荐信也是申请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我有同学因为没有与老师打好关系,申请推荐信时被拒绝了。实际上,很多老师会拒绝,尤其是如果他们觉得不够了解你。
03
对于正在申请的同学,
请勇敢展现不一样的自己~
对正在申请的同学,我的建议是,要强调个人特点,就是发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确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或者说自己的特点在哪里。
然后围绕这个特点去做一个一整套的作品集,这样比较容易给招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做出来一套流水线一样的作品集。
包括每个项目的选题是什么,其实我觉得是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它其实比做作品集的整个过程要重要得多。
因为如果你的选题不够好,或者说你不够感兴趣,可能中途做到一半就会萎掉,然后可能就会觉得怎么一开始选了个这个题目,然后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就很难做出来一个好的东西,所以开始的选题要深思熟虑。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申请到自己的梦校,跟随斯芬克老师的脚步,你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