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漂浮、轻盈、洁白、纯净,能够为人们带来美妙的景象和无尽的遐想。
而建筑,是人类的创造物,是凝固的艺术,看似云与建筑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以云为设计灵感却能够为建筑增添自然美与纯粹感,打造出飘渺、流动的空间,突显建筑灵动飘逸之感;二者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形成独特的建筑意象。
小编精选出“云与建筑”的绝佳组合,一起来感受如云似水般溶解于天地、自然之中的建筑空间吧。
01
云舞台
藤本壮介事务所
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漂浮在整个村庄内的云和雾。它们就像漂浮在空中的建筑,将自然与建筑连接。
场地内高低起伏且连续的梯田自带一种建筑感,让整座村落变得很有活力。漂浮的屋顶则像云一样轻盈,将整个自然景观包裹起来,使风景也成为建筑组成的一部分。
建筑主体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可以用于展览、会议及画展等。建筑主体向外,屋顶悬浮着一路向下,仿佛流云一般;云屋顶用自然且轻盈的材料编织而成,延伸至小河边,形成了一道柔和的边界。
位于屋顶之上漂浮着的房屋使传统村落与新建筑之间自然过渡,整座建筑更好地融入如诗如画般的村落风景里。
02
云滨水中心
藤本壮介事务所
云滨水中心整体呈螺旋形态,从内向外旋转,与历史城墙,运河还有交通系统连接在一起,为塞尔维亚当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滨水观景平台。
盘旋错落的建筑空间形态自然而然地形成商业和展览空间,展现出空间的灵活性、开放性与参与性。
云中心内舒适的微环境让使用者能够找寻到属于自己内心的角落。
在建筑中行走仿佛漫步云端,可以体会到平稳连续的动态观景体验;整个云中心没有固定的边界,一切在混沌之中进行吸收和相互作用,所有的结构单元都被高度地凝聚在一起,在统一之中产生和释放出非凡活力。
设计师通过云滨水中心表达出对世界未来的探索,世界的未来是像云计算一样具有联系性和整体性的存在,因此,该云滨水中心同时标志着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全新关系。
03
云书房
gad line+ studio
云书房如一片洁白无瑕悬停于山间的云朵,漂浮于泰山九女峰之上,以轻盈曼妙的身姿回应着泰山的雄伟壮阔。
书房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白色的“云朵”、通透的玻璃以及厚重的毛石墙基座。
主体结构选用轻钢与膜结构体系,横向基底结构最大化内收,两端外挑阳台,营造出悬浮感,书房依山就势,以自然曲线勾勒出轻薄舒展的“云朵”造型。
云书房北侧采用了大面积无框玻璃窗,直面峡谷山峰,使内外部风景自然流动,同时消隐屋面以下的实体结构。
入口狭长的过道连通两端的咖啡区和阅读休息区,收放间模糊了建筑与自然的边界,使参观者和读者完全沉浸于轻松的空间氛围中阅读冥想,感受自然景观随时间的变化,营造出置身山林之巅的错觉。
04
云公园
CAA建筑事务所
云公园建筑主体形态仿佛环绕着中央六香山的祥云,漂浮的云廊空间下隐藏着包括纪念博物馆、文化艺术村、城市公园等综合性人文建筑和公共游览观景平台。
使历史、人文、自然三个维度相互融合和衬托,为人与自然创造出一个可以无限对话的平台,跌宕起伏的云廊空间连接人与自然,使建筑与自然相融共生。
云公园以两个核心延展出地上与空中双维度空间:以六香山为核心的带状空中云廊,和以博物馆为核心的自然景观公园。
纪念博物馆前的广场将原本横穿公园的机动车道缝合,并在此开凿出一片浅水池。由水构成的镜像世界将原本建筑与空间的场域放大,带给人们虚实结合的视觉体验。
云廊的另一侧是城市渡假酒店和文化艺术村,展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
高低起伏的云廊环抱着自然,在云廊中漫步云端,满目山海,满怀风清,感受绝佳视野,来一场心灵与自然的邂逅之旅。
05
云艺术中心
承迹景观
云艺术中心创造了一处人与山水情感连接的纽带,设计通过留白的方式来敬畏自然,在原有的空地里设计了一朵浮漂的“白云”。
随着地形的变化在空间上起伏和伸展,非常轻盈,仿佛飘逸在山水间一缕洁白、欢快的轻纱,没有任何过多的装饰,消隐于自然山水之间。
“云廊”是在自然环境之下构建和引导人感受自然的空间。
空间的塑造本身就是与自然对话,通过路径和情绪的带动以及人的适度参与,增强艺术中心的人文气息,创造出精神层面的自然,为来访的游客找到归属感。
06
云活动中心
MAD
云活动中心似一朵漂浮在林中的“云”,建筑功能包含有发布厅、小剧场、展厅等,建成后将成为阿那亚新的多功能活动场所。
建筑主体如白色云朵般光洁,在视野中缓缓展开,入口处的水池映射着云朵和建筑的形态,模糊了建筑与自然的边界。周边的庭院与“云朵”建筑悄然相依,低矮的环形围墙在内部营造出一种抽离现实的氛围。
“云”的轻盈感由超大的悬挑结构实现,建筑唯一的支撑结构是中心的核心筒,四周皆悬浮并平衡。
最大悬挑能够达到30米,除核心筒外建筑室内无任何落柱,创造出空间使用上的灵活性。建筑立面材料简洁纯净,营造出如“云朵般”的漂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