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很多同学对这所院校并不陌生,在艺术圈里拥有绝对的权威性,可谓文艺青年梦寐以求的“魔法学院”。该校成立之初名为“漫画与插画学院”,直到1956年才更名为视觉艺术学院。
SVA有很多的美誉,全美插画就业率第一,纽约一半的设计师都出自这所院校。在10,000名西方设计师艺术家投票下,SVA被选为历史50年来最重要的艺术学院;也被评为在50年内最顶尖的设计专业学院。
这样一所插画学生心中的“魔法学院”,是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一幅幅令人赞叹的作品,在SVA就读,又有哪些新奇的艺术体验呢?快来和SFK校友郭同学,一起走进他的SVA之旅吧~
01
在美国SVA入读一年,
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我在去年入读的SVA,在SVA这一年,学校给了我很多新奇的感觉。
首先,SVA不像传统的校园布局一样,有固定的校园,SVA的校区和教室可能散落在纽约的很多地方。这样的校区设置优势就是非常自由,同学们可以在各种地方寻找创作灵感。
就我自己来说,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校园模式,我自己倾向的学习模式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去探索,怀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创作。
在SVA的学习我觉得是与世界“不脱轨”的,学生需要穿梭在各个教学楼中去学习,在途中会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群,我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各类设施,从自我感受上来说,不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学生,更像是一个职场人。
从国内到国外,适应纽约生活
我在SVA的宿舍是一个双人间,我和大多数刚去美国上学的同学们一样,面对陌生的环境,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从高中生变成大学生,要适应身份上的转变;从国内到国外,又要适应美国的衣食住行;还有就是心态上、人际关系上的处理,都是需要时间过渡和适应的。
说到这些,很感谢我在SVA的室友,当我有学业盲区或者生活上的焦虑的时候,他会给我很多指点,到陌生的环境,遇到这样一位朋友,真的很幸运。
SVA的教授,真的很牛!
SVA大部分的教授都是有行业“实战经验”的,教授们也很擅长做灵感启发和创作引导。
虽然我在大一这一年接触到的商业插画内容不多,但这一年的学习任务是非常扎实的,教授带领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练基础。我自己觉得压力还是挺大的,一转眼,一个学年就已经过去了。
教授们也会鼓励我们多去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灵感的互相碰撞,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SVA藏龙卧虎,被录取的同学有共性
教授鼓励我们和不同专业的同学多去交流,逐渐地我发现,身边还是有很多技术很牛的同学。总的来看,我认为大家在SVA里都有自己比较明确的目标,非常沉醉于创作之中。
SVA更青睐的学生是有丰富想法、宽阔眼界的申请者。我认为大家在申请的过程中可以多去丰富自己的阅历,开阔自己的眼界,不仅了解狭义的艺术概念,广义的哲学、文化、创意产业等等,都可以有计划性地去探索。如果是想要往商业插画发展的话,也不要落下理论和基本功,这些都是各种多元艺术形式的基础。
SVA青睐的学生还有一个比较大特点就是专注!我身边的同学都是真真正正喜欢插画的人,愿意在一些技法或者主题上去钻研、探究,这个过程并不是学校或者教授让同学们去做的,而是非常主动的,积极地去学习、探索。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SVA的原因之一,志同道合的人会相互吸引,专注创作的人会一起画出很棒的作品!
02
创作让我不断思考,
在挑战中突破自我
申请时通过当代艺术呈现创作理念
Max作品节选,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使用
在去年申请的作品之中,郭同学用当代艺术的形式呈现了自己的作品,在2个1.2*1.2米的画板上通过丙烯上画出方块。
这个项目讨论了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一种平衡。在生活中我们要以乐观进取的态度去珍惜当下,并抱有对未来的憧憬。郭同学一共选择了200多张图片,包括生活中随手拍下的图片,以及他看到的图片,截取下来,在下方配上一句话。
随后他选了两个有代表性意义的图片,复刻到画布上,没有对图片的信息和内容进行细节的处理,更多的是对概念上的概括。
浅谈AI对插画创作的影响
说到AI代替插画师这个话题,很多同学会感觉到焦虑或者惧怕。我身边有一个相关的案例,是我们的学长用AI代替了一部分自己的创作,最终产出了完整的作品,但是最后学校还是把这个作品驳回了。
在我看来,AI的创作原理就是搜集一些信息,根据特定的模式和要求进行创作。然而,AI最致命的问题是,没有灵魂。
人脑极其复杂,作为一名插画师或者创作者,在搜集信息或者提炼主题的时候,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或许与个人经历有关,或许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都是极富个性化的。AI是一种工具,并非真情实感的人类。所以我觉得,AI是没有办法替代这个行业的。
作为一个创作者,正因为有了AI,我们有这个机会去反思,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怎样让自己的创作水平更富特点,不要过度地依赖工具,而是激发自我的可能。
大一这一年,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大一这一年,我经历了不少难忘的事情,其中我有深刻的感悟,觉得受益匪浅的一点是:尊重老师,求同存异。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脾气”,这不可否认,但不建议大家在创作中固执己见。我们的教授是非常包容和开放的,但在一些创作要点上,他们会严厉地告诉你这样不可以。
起初,我不是很理解老师这样做的原因,觉得艺术创作不应该被他人想法左右,实际上,老师们有非常丰富的行业经验,他们的经验是成百上千个案例背后的精华,特别是SVA是一个与商业紧密接轨的学校,同学们如果出现和教授意见相左的时候,要求同存异,多想想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
这对未来同学们在职场上也很受用,我们未来会成为接触行业或者客户的设计师。如果一味地彰显个性,而不听取他人的任何建议,在艺术行业很难走得长远。我们不是象牙塔里的人,设计师不仅要会创作,要会展现灵感,还要有极强的沟通能力,能让观众们理解自己的作品。
想对未来的学弟学妹说
1. 一定要去了解艺术史
最早的艺术呈现方式为什么?为什么呈现出来,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印象派……甚至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有很多艺术家也要去了解他们的理念,不仅要横向发展,也要纵向发展。
2. 不要过早地固定自己的创作风格
不要过早的形成自己固定的创作风格,画面风格,目前阶段限制的东西会越来越多,风格就固化了,很难再去改变什么。随着接触的知识越来越多,自己的思想、认知与视野更加开阔,会逐渐形成更适合自己独有的艺术创作风格。
3.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我当时在申请的时候,就是冲着学校的王牌专业去申请。无论同学们是选择艺术院校还是综合大U,心里还是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未来想做什么,专注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另外,大家在申请的时候也要关注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多去看看相关的话题,听听专业人士的解读,这样不会让自己陷在固有思维中,对自己的申请和选择也很有利。
欢迎大家申请SVA,你们一定会爱上,这所充满魅力,大佬云集的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