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简称CSM),是伦艺著名6所院校之一,英国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学院。
CSM的工业设计课程,无论在英国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被授予“高等教育女王奖”,更有知名校友工业设计大师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苹果设计总监乔纳森·艾维、笔记本电脑发明者比尔·莫格里吉等都毕业于此。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央圣马丁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就职于500强公司珀莱雅的杨同学,来为我们分享就读、求职经验。
01
资源丰富、模式新颖
我在圣马丁解锁生活新可能
我是大三的时候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的,我觉得工业类设计最主要的是动手尝试,落地到产品,而国外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动手做尝试,我便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在斯芬克老师的介绍下,了解到工业设计这个相关专业,觉得工业设计就业机会更多,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后来顺利的拿到了中央圣马丁的offer,在圣马丁学习工业设计的两年,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开阔了视野,磨练了心性,对专业也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在圣马丁的课程,被称之为设计冲刺课。有两周的短一点的项目,还有为期一个月的长一点的项目。这些设计项目,有的跟商业相关,有的是思辨类的。
圣马丁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经常会有和大公司合作的项目。但有一个很特别的点,比较注重个人兴趣,不会告诉大家,这些项目是和那个公司有关的。
不希望大家因为公司知名而选择这个项目,让大家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
教授一般会告诉我们说,手头有三个项目,然后介绍一下项目的种类,比如第一个项目是生活方式类的,第二个是社区体验类的,第三个交通方式相关的等等。
但项目背后,往往有惊喜。就像我们当时生活方式类的项目,其实是和一家叫Dulton的公司合作,Dulton是一家日本品牌家居店,这个项目还同时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一起合作,我们一起进行前期调研,然后进行设计。
作为一个跨国合作的商业项目。在定期的tutorial当中,我们会接收到北理的教授,CSM的教授,包括Dulton品牌方的多方想法和建议,是一个很多元的项目。一个项目下来,真的是收获多多。
圣马丁能感受到各种不同
专业、背景、甚至成长环境不同
我们一个班有20多个学生,基本上都是小组作业的模式。
在做项目时,我们会有调研、创意、技术等等相关的专业教授负责,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相关的专业教授,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我们的小组成员很有特点。因为圣马丁比较重视跨学科,所以我们小组成员有家具、时尚等各种专业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就发现每个专业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像fashion的同学非常擅长用collage的方式表达想法,像我们工业设计的学生就会擅长用故事版的形式串联整个想法。
在项目制作中还有各种有趣的瞬间,为了丰富项目内容,英国同学还曾写了首打油诗,这也是属于母语英语的同学才能完成的任务了。
我们班还很多同学之前本科不是学工业设计的,跟他们在一起做项目,也能跳脱出固有的工业设计的模式,会更开阔、包容,大家相处也很融洽。
远离故土,奔赴国外学习,也能感受到国内外,同学思考问题方式的不同。
比如,我们要做一个充电桩,国内同学可能会考虑到产品的便携性和功能性,类似于充电宝,但是国外的同学就觉得很不环保......
在这种差异中,我逐渐接纳不同,越来越包容,也学习到大家的优势。
国外的同学们都敢于表达,尽管有时候想法不太成熟,但是都能表达出来。
最早,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其他的组员一直在表达,还是让我有些压力的,到后来我也逐渐适应了,大胆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出国留学还很考验时间规划能力,我们每次和教授交流是需要预约的,所以要准备充分,这样才能合理利用时间,更高效。
也要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圣马丁的资源还是比较好的,有很多工作室,比如木头、金属、陶瓷、3D打印等等。有专业的技师指导,方便我们上手操作,将我们的各种想法付诸现实。注意:工作室也是需要我们提前预约的。
生活方面,我第一年住的是学生公寓,第二年对环境熟悉了一些,还搬去了和朋友合租的公寓,体验了多种的生活。
我还学会了做饭,英国的饭菜,真的有些不适合我这个南方人!学会自己做饭,生活丰富了许多。
在圣马丁学习的过程就好像打游戏,不断解锁新的关卡和技能。
02
圣马丁教授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些
作品集中也一定要注意
通过在圣马丁的学习,我对申请圣马丁、对申请时期要做的作品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申请方面,我觉得早申请、早递交,注重过程性、多做跨学科尝试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我在读书期间,教授问我们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为什么要这样子呈现?他希望我们每一步都有理有据。
教授们也很愿意看到制作的过程,虽然可能比较潦草,但很真实,也体现了我们的思考。
在作品集中,我们也可以多做跨学科的尝试,但英国院校也比较注重实操性,要落到实处,去解决问题。
我当时还做过一个关于新材料研究的项目,我选择使用木材和塑料这两种消耗量巨大但是回收量较差的原材料进行研究,尝试了它们的各种形式,木屑,木粉,木块,各种塑料。
自己做实验、测试,用了家里的小锅,还烧坏了好几口小锅。但是很多人觉得我这个项目很有意思。
作品集是申请的重中之重,大概率决定了我们会去到哪里,贴合院校录取风格,更能让我们脱颖而出,拿到offer。好的院校对将来工作方面也是有加持的。
03
就业:500强offer不断
圣马丁大厂也很爱
在工作方面,我觉得圣马丁毕业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我在找工作的面试中,遇到不少面试官说,很喜欢我们学校的学生,背景还是很加分的。
我在被誉为“国货之光”的500强公司珀莱雅做工业设计师,圣马丁的同学有在小米的、阿里的、腾讯、vivo、shoppy等等,也都是很不错的公司。
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有很多之前学习过的方法可以用。比如,在帮助品牌方选择上,我会直接把品牌需求划为 3 个部分,比如创意、落地等等,用一些量化的东西来给方案打分,直击用户需求。
我的工作中还会涉及一些品牌孵化的东西,经过在圣马丁的学习,在讨论的时候,我们也会更擅长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理念。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大家也要接受有波动。毕竟一开始就找到满意的工作还是需要些运气的。我最早想做视觉相关的工作,后来目标明确多了,想找美妆类的工业设计,没有家具、汽车那么大块,也没有互联网那么虚拟。
不过,对于工作来说,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职责,也都会有些偏差。就我现在的工作来说,珀莱雅有很多的工业设计师,我这边的定位是前产品的迭代,主要是要做出更多新的创意。这些岗位职责,也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最后关于就业,我还有一些建议:
我们可以提早有规划,如果我们要做交互设计,作品集里要多准备交互设计的项目;如果是家具设计,就要针对性的准备家具设计的项目;或者想做互联网公司的UX设计等等,针对不同的工作做细分,这样找工作的时候也就比较省事。
祝愿大家都能拿到心仪院校的录取,做自己喜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