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本科就读于伦艺LCC插画设计专业的丁同学,从普高到艺考,再到国际高中,一直在传统体制的教育环境下打转,却始终没能顺利融入,直到遇见斯芬克,进入全日制学苑,一切才悄然改变。从以前的迷茫、抑郁、厌学,到逐渐有了自己的小目标,对未来有了憧憬和规划...
究竟丁同学经历了怎样的求学迷途,在跌跌撞撞中如何一步步走过来,横扫3枚世界顶级名校offer,彻底从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转型成熠熠闪耀的“名校之子”?今天,我们就请丁同学的母亲跟我们聊聊,她是如何用“非主流”升学模式,陪孩子一起冲进TOP名校!
01
一波多折:我费力安排的路,原来不是孩子想要的
从孩子4岁起,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她的艺术潜质,让她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因为我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都习惯提前规划。
孩子初二暑假,我给她安排了两个月的艺考集训课,可没想到,只上了一个月,孩子就说不想去了。她不认可也不接受国内这种机械、刻板的教学和应试模式,觉得国内艺考这条路不适合她。我想,如果再继续坚持下去,可能会彻底磨平她的艺术创作热情,于是这条路被停掉了。
进入初三后,孩子的情绪变得有些低落,上学一个月后就休学回家了,学校保留了她复读初三的机会。然而一年后,孩子态度坚决地告诉我,她决不走国内高考路线。她对我说:“走国内高考无非就两个方向,要么通过国内艺考,去考央美、国美、清华美院或者广美;要么就是走传统高考路线,去考985、211或者二本、三本院校。但这两条路我都不考虑,因为我就不适合那种竞争激烈和内卷的赛道。”
休学的这一年里,我带她去看了心理门诊,找心理专家做了咨询和疏导。可即便做了这些,我还是想着帮她联系国际高校。然而,在试听了一节课后她觉得压力依然很大。之后,我又尝试联系了一些压力没那么大的国际高校,可孩子还是说不行,因为她的状态依旧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我开始担心,如果把她放回类似之前导致她生病的竞争环境中,很可能会再次诱发甚至加重她的病情。我意识到这条路走不通,于是又停了下来。
后来,我们又转向走专业方向的国际艺术高中,但由于户籍问题,我们被拒之门外。这时,有一家新创办的国际艺术高中表示愿意接收我们,它的招生范围不限户籍,甚至全国各地的学生都有。可惜读了两个月后,孩子又跟我说不行,原因是她看不上那里的老师和同学。她觉得这所新学校招生没有底线,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敢收。她本来有所好转的状态,又再次陷入了低谷。我发现情况不对,果断又给她办了休学。
自这一次之后,孩子和我都已经筋疲力尽,我们彻底放弃了各种努力和尝试。眼前的路就这样一条条被堵死,我们深感绝望。我们在家休息了半年,期间我完全随她自由安排,不再干涉,只管照顾好她的日常起居。
02
绝处逢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救命包”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参加了一场大型的综合教育展,在那里我们遇到了斯芬克老师。一通聊下来之后,让我感觉孩子前途似乎有戏!斯芬克老师讲解得非常详尽,给出的方案包也让我非常心动。在对比了业界几家艺术留学机构之后,我最终决定选择斯芬克全日制学苑。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斯芬克提供的方案包是别家都没有的——它是一个比较完整且极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方案,可以说是斯芬克顾问老师根据我家孩子的个别情况专门定制开发的“独一份”方案!别家机构没有一个能拿出这样一个类似的方案来,斯芬克是唯一一个!
其次,斯芬克是业界几家艺术留学机构当中,办学规模最大、教学资质最过硬、过往申学战绩最辉煌的一家机构,值得信赖和托付。
再有,几家机构试听下来,孩子对斯芬克辅导老师最为认可。选择跟孩子特别投缘的辅导老师,有助于增强孩子对作品集创作的兴趣和信心。
03
到底,什么样的“方案包”拯救了我们?
由于孩子初三时几乎在家休整了一年,学籍和绩点都不算完整。在规划升学路径时,斯芬克老师结合孩子的情况这么说:因为没有完整的高中学历,我们只能走A-level申学路径,最好的留学国家就是英国。从以往被录取的优秀学生案例来看,如果只申请伦艺这样的纯艺术院校,两门A-Level加BTEC就够用;但如果想冲刺像爱丁堡、格拉斯哥这类设有艺术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就必须具备三门A-Level加BTEC。另外,雅思语言成绩也要过关。
于是,我们按照老师的规划,让孩子在斯芬克学习两门A-Level艺术课程和BTEC课程,同时兼顾语言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斯芬克教务老师按照输出的总体时间计划表有条不紊地把控整体进度,从孩子入学到后续的每一步,哪月到哪月该做什么,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有了艺术留学这个大框架,我心里十分踏实。而我则像个“包工头”,亲自下场,把艺术/学术/语言三大板块统筹协调起来,确保整架战车有计划地朝着终极目标进发。
由于之前一直接触的是国内传统艺术教育,所以刚转到斯芬克全日制的时候,我们对国际艺术教育模式还不是很熟悉。起初孩子的思想比较僵化,胆子小,缺乏想象力、批判性和思辨性。
但幸运的是,斯芬克辅导老师知道我孩子的问题所在,在做作品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引导,给建议。老师给她设定了课题,让她在框架内自由发挥,结果她创作了一幅手稿,老师看后觉得这孩子很有潜力,是英国艺术院校喜欢招生的类型。老师通过这件事帮孩子明确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方向,顿时让她信心倍增。
在斯芬克全日制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帮助下,孩子成长得越来越快,思维也越来越广阔,在媒介的尝试上也越来越大胆。在后来申请英国院校的时候,这种思维也很好地运用在了作品上。
丁同学作品节选,未经允许不可转载使用
04
伦艺offer下来那天,我们母女抱成一团,又哭又笑
最终,孩子的三门A-Level课程获得ABB,BTEC获得Distinction(优秀),雅思也达到英国院校的入学要求,成功拿到了第一封直本offer——伦敦时装学院(LCF)的录取。
伦时(LCF)的offer下来那天,孩子整个人就像高考放榜考了高分一样,尖叫、呐喊、又蹦又跳,像疯了一样!我和她抱在一起,又哭又笑,语无伦次,激动不已!之后她又收到了LCC(伦敦传媒学院)和爱丁堡大学大二直录等7枚offer,全方位收割了纯艺术和综合院校!
成功入读伦艺后,她也逐渐习惯了独立的海外生活,开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具体的事情上,比如专心画画、学习新媒体软件。她主动去钻研像AI/PS/AR/PE/Blender/Maya这类在艺术设计领域非常重要的工具。掌握这些技能不仅能大幅提升她的作品质量,还让她更好地顺应艺术行业对复合人才的要求。
我觉得伦艺真得很适合她。因为她喜欢慢悠悠的生活,不喜欢高强度、打鸡血式的节奏,而伦艺正是这样的慢节奏 ——一个礼拜只有三到四天有课,自由创作时间非常长。也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可支配的时间,反而能让她早早开始思考和琢磨研究生专业,很快就把申学方向和目标院校都确定下来,甚至提前开始准备作品集。
05
结论:只有放在适合的土壤里,才能生根开花
从入读斯芬克全日制到最后拿到伦艺offer,整个申学过程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变化是:母女间的沟通越来越顺畅了,几乎没有了以前的争吵。
当初,她当着我的面,自己主动关上了很多扇门,我拼命为她争取资源、找渠道、多方咨询和周旋...但她全都推开了。那种绝望,不光我有,她也有。
但以历了这个事件,我才发现,以前我并不真正了解孩子,我一直在按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她、培养她,就像捏泥人一样,我要求的不是孩子想要的,她自然会反抗、会抵触。现在的我,开始站在她的立场去想,开始理解她的这些情绪和需求,我会很自然地接住她的情绪,对她说:“妈妈懂,妈妈理解你。”
她其实一直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热爱艺术,也愿意为之付出,只是国内初高中那种高压和内卷的环境让她非常痛苦,根本原因是她被放错了环境。就像你把一株喜光的植物硬塞进阴暗的角落,它怎么可能长好?但一旦放在适合的土壤里,她反而能更快地生根开花,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我想,经过大学三年的锻炼,她一定会比刚入学时更加优秀——无论是抗压能力、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包括对英国教育体系的学术适应能力,都会更强。
回过头看,我觉得我们做出了理性而明智的决定——我们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适合她、对她有利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随别人的脚步,或被焦虑推着走。我们是用智慧,而不是凭冲动,来为她铺设这条路。最重要的是,孩子找到了她真正热爱的方向,找到了自我,更成就了自我!
写在最后:如果您的孩子有艺术潜质,也不愿在体制内升学的激烈竞争中继续“内卷”,不妨像丁妈妈一样,选择斯芬克全日制这条路径——它更贴近国外教育体系,能更好地与海外大学大一课程衔接,帮助孩子顺利融入未来的国际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