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的作品集,为何申不到名校?作品集制作攻略来袭

播报文章
2023-08-29 18:49:51 来源:新东方斯芬克 阅读量:1452
A+
A-

23fall陆续结束,24fall申请拉开帷幕,国外艺术名校向来竞争激烈,假若不认真对待,必将被淘汰出局。

而让许多同学都困惑不已的是:明明自己在作品集上花费的心血不比别人少、图画的好看、设计逻辑也没大问题,但最后别人申到了名校,自己却落选了。是名校的要求太高了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你在作品集制作某一个阶段的成败,就已经决定了结局。今天SFK资深空间建筑导师Byron建筑设计为例:从建筑作品集制作的开题-项目发展-项目表达三个阶段,为大家剖析3个极易出现却不易被同学们察觉的“雷点”。

为各位同学详细解读,为何你投入巨大精力,最后却不能收获理想结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还未申请或想重新申请的同学,也可以对号入座,学习如何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或及时纠正,让自己的努力取得更高的回报。


01

基础调研阶段:

花大量时间找“假大空”的选题

建筑设计在国内本科学习的内容更偏于实用性。所以有些同学申请国外院校时,总想“搞个大的”。找选题时就爱剑走偏锋,“假大空”到极致基本不能落地

追求创意没错,但大家也要注意时间。一本作品集的制作时间为4-6个月,灵感调研只占其中的1-2周。这些“假大空选题”大幅增加了调研难度,让你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基础调研”上面。这样会导致留给制作作品集的时间过于紧迫,最终只能草草完成作品集,怎么收获顶级名校的认可?

另外,即便你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的时间。但选了这样天马行空的主题,如果调研不充足,很容易沦为非常表面的设计,在阐述设计思维的时候也会显得贫瘠。

所以说,如果你对于选题的把握不是很清晰,倒不如走个捷径。根据目标院校来确定选题方向。

不同的国家/院校种类都有强烈的作品集风格偏好。比如申请哈佛、宾大这类藤校社会性、种族歧视、政治类选题更对胃口。最近几年这些顶级藤校对于未来前卫科技也有了深入的探索,在确定方向的时候,也可以结合未来对深入探索社会类选题。英国的部分综合大学(如UCL)也是如此

SFK学员-UCL-建筑,从社会学主题结合建筑物理环境适应性方向开题